融资要具备战略策略意识
cye.com.cn
时间:2008-9-4 17:01:08 来源:
作者: 我来说两句 |
|
|
直接融资主体追求较高的投资收益,也愿意承担较高的风险,是金融市场上的“风险爱好”者,间接融资主体则倾向于承担较低的风险,只获取稳定的收益。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这种对风险的偏好性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应以直接融资为主。 在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风险因素多,收入不确定性大,与商业银行的贷款原则有很大出入。商业银行是典型的“风险厌恶”者,其青睐的对象是发展成熟且收入稳定,因而风险较小的企业。同样的道理,高新技术企业也无法发行债券集资。出售股权进行直接融资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唯一选择。 直接融资与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变化相匹配,高新技术企业也为直接融资主体带来了高收益。美国生物工程产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989年,美国生物工程产业基本上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这一年,10家主要生物技术公司销售收入的总和还不到10亿美元,合计的亏损则超过3000万美元。以生物工程技术公司为例,在其资本来源中,只有5%来自债务融资,其余均来自各种直接融资。 西方传统的成熟企业,融资策略上偏好内部融资和债权融资。高新技术企业从研究开发阶段一直到成长为成熟企业,期间要面临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人才风险、组织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其中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在高新技术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 但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表现出了良好的成长性。因此,高新技术企业高风险、高投入、高成长的特点,使其更适宜于进行直接融资,包括早期的风险投资和后期的公开发行上市。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