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未来天津有望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第三极
“随着国家对天津金融政策的倾斜,天津将有望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第三极,和上海、深圳共同构建国家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4月10日,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维新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向记者描绘了一幅未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三极版图”。
刘维新认为,上海将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未来辐射整个亚洲,深圳作为南方金融中心和香港联动,而天津将作为新兴的区域金融中心辐射华北以及东北亚。
4月11日,本报从深圳获悉,从今年开始,深圳将大幅度提高“金融创新奖”的奖金额度。据深圳市金融办主任李林透露,3年来,为鼓励在深圳的金融机构加速创新,并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到深圳落户,“金融创新奖”已经为在深圳的大批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了2000多万的奖金。
与天津和深圳不同的是,上海已经形成了难以替代的金融市场体系。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融办主任助理曹昱对记者表示,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下一步规划,是将浦东陆家嘴金融城向东扩展,积极营造金融文化氛围,通过加强一般市民对金融业的认知,发展与释放金融中心的“软实力”。
京津联动 北方将现金融中心
“近水楼台先得月!”对于天津最终申请获得OTC市场,刘维新如此评价。
就在今年1月16日,滨海新区特别出台了《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准备借助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来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落子。
记者从《办法》中发现,天津将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市财政拨款、滨海委筹集的资金以及其他资金对新迁入滨海新区的金融企业给予资助。整个《办法》囊括了对落户的金融机构从住房、汽车、办公用房等各个方面进行资助。
“我们的目标是能够和深圳、上海共同构建起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天津市金融服务办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OTC市场最终建立至少还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但是OTC市场能够使天津有望和上海、深圳同样建立起一个资本交易市场。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已经吸引了包括工商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摩托罗拉财务公司、渣打银行服务外包中心等一批金融总部机构落户滨海新区,“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也都已经将总行的综合经营业务部设在了滨海新区,进行“综合经营”的业务试点。
此前,滨海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和国内第一只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相继成立,红杉资本等一批私募基金也在天津安家,而天津市地方金融控股公司——泰达国际金融控股集团正在筹建之中。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天津未来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以创业基金和公私募基金为主的基金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