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客经济”:“免费午餐”背后有隐忧 试用最新潮的化妆品和小家电,试玩最新款的网络游戏,试尝即将面市的食品和饮料……伴随着“试客”家族的日益庞大,“试客经济”正在悄然升温。不过“免费午餐”的背后,隐忧也随之而来。
“试客经济”悄然升温
通过“试用”的方式来推销产品或进行市场调查,早已是商家们惯用的手法,而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没有哪一种方式能比互联网更快地寻觅到更多、更合适的试用者。
从唇彩、睫毛膏到MP3,从饼干、饮料到美容、美发服务,“试客”网站提供的试用品可谓五花八门,包罗万象。除了一些希望打开知名度的陌生品牌,美宝莲、玉兰油、谭木匠等一些国际国内的知名品牌也常常在此现身。这无疑透露着一个迹象:“试客经济”已经悄然升温。
“试客联盟”是众多专业“试客”网站之一,按照网站的统计数据,截至8月3日晚间,这个网站已经接受了超过21万次试用申请,成功申领则超过7万人次。
“试客”一族的“试生活”
在上海一家外企从事财务工作的屠女士,是位典型的“试客”。繁忙的工作之余,她常在几家“试客”网站上穿梭,寻找有吸引力的试用品。“其实过程挺简单的。免费注册一个用户名,在网站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试用品,申请试用并写上理由,等待商家审核,然后就坐等快递公司将试用品送上门来。”屠小姐说,尽管申请试用的成功率并不高,但她很享受这种有趣实惠的“试生活”。
有统计数据说,目前中国内地的“试客”族群已经激增至330万人。对于许多像屠小姐这样的“试客”来说,“试生活”不仅能打发无聊的时间,还带来许多乐趣:能及时领略最新的时尚,能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实现自己的消费计划,更重要的是,与许多“同道中人”有了更多新鲜的话题。
“试生活”的熏陶,甚至将一些“试客”培养成了“试客”写手。他们出没于各大“试客”网站,用简练、优美的文字描述试用产品的心得。除了能更多地获得免费试用的机会外,不少人还可以从商家那里得到不菲的报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