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一规定的限制,小额贷款公司的盈利一直不被外界看好。“在现有的法规限制下,单纯兴办小额贷款公司是无法盈利的。”中国人民银行苍南县支行副行长陈明衡认为。
记者从有关渠道获得的一份联信公司的内部计算资料,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看法。这份资料显示,1亿元的注册资本金,按照全年90%的使用率计算,放款利率18‰,全年的利息收入为1944万元。扣去25%的所得税,5.56%营业税及附加(按收入比例算),合计约30%,为583万元。按照有关规定,坏账准备金要达到年终金额的1%,即90万元(进入成本,扣除所得税,实际为67.5万元)。合计650万元。税后利润为1294万元。而股东要求分红1分,为1200万元。如此公司的营业费用、人员工资等便无从开支。这种情况下公司无利可图。倘若增加银行的50%融资,则可以保本微利。
无利买卖背后
尽管小额贷款公司的赚钱能力引人质疑,抢夺牌照的战争却异常激烈。
此前,苍南县曾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申办者发起过一次排名,参考发起企业的年产值、利润、税收、科技程度、市场占有率等十几项指标,在8个发起人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最终,联信的发起企业天信仪表集团以本地支柱企业的实力胜出。
而在大企业林立的温州乐清市,正泰、德力西、华仪等本地支柱企业为争夺小额贷款公司名额,也不惜动用各种资源展开较量。参与争夺的都是本地的骨干民企,手心手背都是肉,市政府只好召开协调会议,希望协调各企业联合申报。结果市政府也未能协调成功,最后只好交由市委常委会来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