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爆发时,商机依然存在。在危机到来时,我们要想好在危急中生存的办法
在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时,面对经济萧条,人民购买力下降的困境,上岛咖啡发现,即使在经济危机时期,人们最想做的不是天天愁眉苦脸面对没有希望的生活,而是能够给自己一块休息的空间,一份看似体面的生活。根据这个发现,上岛咖啡决定不是缩减规模,而是扩大发展。装修典雅,服务优良,环境温馨的上岛咖啡馆,给了人们心灵休息的空间,三五成群的朋友,谈恋爱的情侣像发现了新大陆(2.91,-0.01,-0.34%,吧)一样,经常光顾上岛咖啡馆,尽管价格不菲。上岛咖啡生意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大增。上岛咖啡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在危机中,上岛成就了自我。
经济危机爆发时,商机依然存在,只不过转到了别的方面去。这对美国乃至日本的企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也因此,战后的日本在满目疮痍、民生凋敝的困境中,产生了丰田、本田、索尼、松下等大量对全球都有巨大影响的企业。
经济低迷时的出路
截至6月30日,美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上涨5%,目前的失业率达到5.7%,许多零售商发现自己的处境非常尴尬,一边是产品成本上涨,一边是苦于商品无法涨价。就连好市多(Costco)这样精于算计成本的市场先导也身陷困境。
但沃顿教授认为,只要处理得当,其实某些商家可以从目前的通胀中找到商机,特别是他们如果在库存管理、产品定价和促销方面做出一些选择性的改变,那么胜算就更大。
沃顿运营与信息管理学教授杰拉德•卡乔恩(Gérard Cachon)指出,这种新鲜的想法可以从库存开始。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5年,将库存减至最低一直被视为成功的关键。他说:“整体的思维倾向是‘消灭库存’。”但这个目标只能在多数商品价格稳定或下降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目前还不清楚减少库存是否是最佳战略。事实上某些零售商可能还想增加库存,从而抵御未来价格上涨的风险。“当然,保留库存还是有贬值的风险,特别是易损产品和流行货品,但只要零售商知道今后肯定会上涨,他们就会囤积更多的库存。”
沃顿营销学教授大卫•雷伯斯泰恩(David Reibstein)说,目前的不稳定因素已经动摇了一些以价廉物美著称的大型零售商,这些零售商通常善于利用通胀发财。“对于沃尔玛来说,通胀其实是个好机会,因为很多顾客会考虑,‘我怎样才能在通胀的情况下省钱呢?’于是他们会更多地光顾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店。所以在这样的时期好市多、沃尔玛、一元店(Dollar)等商店应当顾客盈门才对。”
其他在通胀时期赚钱的方法可能需要一些反向思维。雷伯斯泰恩说,尽管企业通常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缩减销售和营销预算,但有研究发现,他们如果增加营销支出赚得的利润会更丰厚。“在经济萎缩的时候,没有缩减预算的企业似乎比经济繁荣的时候获利还要多。这个发现令人十分震惊,因为通常我们cye.com.cn认为经济状况好的时候,人们才有钱花,零售商的营销投资也才可能获得回报……多数的营销支出都有产生影响的基点,即你的支出比竞争对手是多还是少”。所以,如果竞争对手减少广告开支,那些广告花钱多的企业就有更多曝光的机会。“实力雄厚的企业可以利用时机不好来攫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