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尼诗和瑞典V&S的合作模式采用的独立运营,运用外资的品牌操作模式打造本土的白酒品牌,并通过轩尼诗和瑞典V&S在国内成熟的高端酒的销售网络彻底改造白酒的传统销售模式。”铁犁认为,这两家外资寓意在于通过自身的运作,对白酒进行升级改造。
“而此次高盛入主口子窖则完全是出于财务投资,高盛是一家投资银行,没有实体作为支撑,所以只在乎投资收益率。”上述接近口子窖高层的人士表示。
中外资间的相互试探
“其实上述投资模式,财务投资是最为保守的,而轩尼诗和瑞典V&S对品牌的升级改造是最为冒险的。”铁犁表示,高盛和口子窖的整合对于双方来说成功率较高,但收益率相对稳定,其实口子窖对于高盛的需求主要来源于资金。
据业内人士估算,口子窖的年销售额在10亿元到15亿元之间,属于白酒市场较为成熟的品牌。“但是,从2006年开始,口子窖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瓶颈,口子窖在华东地区的销售受到了苏酒的挤压出现了萎缩。”上述接近口子窖的高层表示,如果口子窖想上新的台阶,就需要对整个体系进行调整,由此需要大量资金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