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阳光心态”,还要摆脱市场的“羊群效应”。经济运行既然选择了市场取向,人们的心理就会受市场效应的左右。“羊群效应”就是其中一个特征。比如股票市场,本来应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而投资者的心理是受市场左右,“买涨不买跌”,被称为“羊群效应”。股指的高低、市盈率的多少,有时上下涨跌得让人们看不懂,其实其中有投资者集体“无意识”。经济运行中的其他“变量”,诸如汇率、房价、油价、煤价、钢铁价格等,也常有意料之外的变化。即使被称为“股神”的巴菲特,去年投资中也“走神”、失算,亏了六成多,是他经历中的一次惨败。我们期待我国的股市更为健康一些,起码“黑箱操作”的事儿要少些,毕竟人们将自己的真金白银投入股市,期望增加点“财产性收入”,被套牢的滋味是郁闷的。然而,亚当?斯密说过;市场经济有三大原则,其中一条为“自我负责”,你投入什么,赢利了你得益,输了“割肉”。市场经济中遇到“变量”的不测,心态要减少郁闷时段,尽量“阳光”一点,当然确实也不易。
有点“阳光心态”,最难的还是那些危机中受影响比较直接、比较大的人们。政府鼓励企业尽量不裁员,真的合法裁员了,还得过日子。就业是民生问题之首,今年大学毕业生有600万,岗位有限,毕业生就业更是家长们牵肠挂肚,各级领导高度关注。成长就会伴随烦恼。我不是当事人,难说得真切。但我观察,有些大学毕业生不是在焦虑中度日,而是转变思路,有新的选择。原来职业理想是当个较安稳的“白领”的,改换为筹资创业,当个“小老板”,本来有志去考公务员的,现在立志奔赴农村去当“村官”,如此等等,都应受到赞扬。他们就有社会需要的、人们应效仿的“阳光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