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监局日前专门发布08年银行卡业务报告称,2008年,沪上各银行银行卡中间业务收入较2007年增加了近13亿元,占全部中间业务收入增量的近28%。信用卡贷款余额以不到全部贷款余额的0.43%,实现了银行全部利息收入的0.78%。
不过,信用卡业务面临的风险同时上升。截至2008年末,上海各持牌信用卡中心不良贷款率为2.42%,同比增长0.76个百分点;在沪中资商业银行分行信用卡不良贷款率为2.2%,与同期上海市场各项贷款1.51%和个人住房贷款0.6%的不良率水平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
风险一:银行过度授信
不少消费者向上海银监局投诉,商业银行授信审核不严,营销中往往只宣传信用卡透支功能、赠送礼品、积分优惠等正面信息,而不向申请人介绍信用卡的相关风险,而且宣传目标对准了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这些人自制力较弱,在银行的诱导下办理了多家银行信用卡,获得了高额信用卡授信,过度消费后无力还款,部分持卡人甚至以办新卡方式偿还他行信用卡欠款,最终形成高额信用卡欠款,对持卡人本人及其家人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压力。
风险二:信用卡套现
前段时间,有非法商贩利用空头公司虚假交易,通过POS机终端刷信用卡套现,收取3%-8%的佣金。这些不法商贩甚至通过媒体发布广告,声称可以协办信用卡并提现。
风险三:信用卡诈骗
有信用卡客户向某银行反映,他们收到手机短信,告知其所持信用卡在某商店消费了1685元,如有疑问致电银联卡务部的某某咨询电话。客户拨打上述电话后,对方询问了客户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码,及有无其他银行卡等。该电话还要求客户拨打名为“银联犯罪经济中心”的电话某某,并携带证件和银行卡到南京路某号办理磁条加密手续。
经银行确定,手机短信中所称银行电话、机构均不符合实际,此类短信可以认定为诈骗。已有多家银行发现了此类诈骗行为,其共同点是,以手机短信发布虚假信用卡消费信息,并留下电话号码,套取客户资料。短信所留电话的名义有多种,如银联客户服务中心,中国银联银行卡管理处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