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资讯财经新闻→新闻
    


民间集资隐现痛并快乐着


cye.com.cn 时间:2009-9-14 8:14:5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王东京 我来说两句

  去年“湘西集资案”东窗事发,湖南境内一时被闹得满城风雨,政府手忙脚乱,前后差不多折腾了一年,到今天才总算尘埃落定。上周我在吉首,听说那里不少老板被捉,也有不少平民蚀了本,为息事宁人,省财政还贴了30亿。痛定思痛,这中间确实有教训要总结,更何况当下搞社会集资并不只湘西一地,全国其他不少地方也有。问题既然有普遍性,那么从体制上作点反思应该不算多余吧。

  为避免误会,有一点要先指出,政府将湘西这次“集资行为”定为“非法”,我无异议,且完全赞成。理由简单,荣昌、三馆、福大、伟业、金浩等多家公司在向民间集资前,既没有依程序报批,更未获监管当局的许可,纯属胆大妄为,是胡来。不过即便如此,我脑子里却有个疑问,即湘西出这么大的乱子,我们的融资体制是否也值得检讨呢?并且我还担心,这回湘西出事后决策层会不会因噎废食,从此将社会集资一棍子打死。

  不必隐瞒自己的看法,若是就事论事,我认为企业向社会公开借钱本身并无不妥。就我所知,在西方国家企业发债早已有之,而且司空见惯。所不同的是它们有法可依,大家都照规矩办。可在我们中国,企业发债被绝对禁止,不要说企业,就连地方政府发债也得由中央财政代劳。如此一来,企业不发债当然也用不着立法。而难题在于,政府不让企业发债,不等于企业不缺钱,企业缺钱若又告贷无门,则非法融资想堵也堵不住。

  有个问题我一直没想通,就是政府为何不让企业发债?算是以己之心度政府。我揣摩,政府的顾虑也许是怕企业捅娄子。不错,前些年是有企业发债给政府惹了祸,但这并不说明发债这种融资形式不可取。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当初有相关的法律,加上政府监管到位,企业能闹出那么大的乱子吗?所以我认为对社会集资不能一味地封杀,重点应当“疏”而不是“堵”。明知堵不住,就不如网开一面,让企业依法公开操作。只要公开了,政府反而好监管。

  有人也许会问,企业既然可选择上市或向银行贷款,那何必一定要发债呢?这样岂不多此一举?是的,经济学有个“M-M”定理,该定理说,“在无摩擦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以负债筹资还是以权益资本筹资皆不影响企业市值”。说通俗点,意思是企业若无破产风险,资本市场完善而交易成本为零,发行股票与发行债券对企业的效果一致。“M-M”定理当然没有错,可问题是,该定理的约束条件真实世界里根本达不到,企业不仅有破产风险,而且融资的交易成本也往往非常高。

  让我举例说吧。中国证券市场开放之初,当时上市企业为何大多都是大型国企?门槛高是原因之一,可是能达这个门槛的企业为数并不少,为何偏偏是它们捷足先登呢?若说是机缘巧合,我不信。思前想后,我认为背后重要的因素恐怕还是交易成本。听说当年一家公司上市,光打通关节的佣金就得上千万,请问这不是交易成本是什么?想想看,倘若一个企业不肯花钱,或者肯花钱而无实力,它能得到上市的机会么?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BTV13日节目录制观众报名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