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政府正在通过加息来缓和通胀压力,但他们并非心甘情愿,因为他们担心此举会吸引更多热钱,从而阻碍经济增长,使局面变得更糟。毕竟,全球投资者追逐的正是收益率。
一个解决方法是加速货币升值。短期内,各国因担心损害出口而不想让自己的货币升值。这正是中美汇率摩擦的症结所在。但长期而言,新兴市场的货币必须升值,以反应这些国家日益上升的生产率水平——就像1950年后的德国与日本一样。即使是在短期内,出口竞争力的损失也会因进口成本(特别是食品和其他亿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的下降而得到弥补。各国的货币升值记录可谓错综复杂。尽管自6月21日放松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以来,中国已允许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8%,但人民币的实际贸易加权汇率事实上却下跌了3.7%。较之2008年1月,到上周末为止,人民币的贸易加权汇率仅上涨了3.9%,远远低于巴西(17.3%)和印尼(18.5%)。其它关键新兴市场的货币则出现了大幅下跌——土耳其5.5%,印度6.8%,韩国则达到惊人的15.9%。
在眼下的困难时刻,任何选择都有风险或成本。但随着通胀上升,新兴市场货币加速升值的压力也会加大。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