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昨日闭幕。会议确定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对“十二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更加注重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切不可盲目追求高速度”。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办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保障等几件实事,让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让居民无后顾之忧,会议提出的举措,成为2011年推动“国强”到“民富”转变的扎扎实实的基础。
宏观政策
遏通胀与保增长如何平衡?
与此前市场预期不同,会议确定明年宏观调控基调为“积极稳健、审慎灵活”,指出“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国内物价上涨过快,国际经济恢复缓慢,这一定调源于国内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卞志村认为,“积极”是要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稳健”是控制货币流通过热、控制通胀。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理论室主任刘霞辉认为,明年上半年控通胀压力较大,政策取向会偏紧,但随着通胀压力减弱、经济增长放缓,保增长会成为下半年调控的主基调。“在明年经济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政策会灵活出台,控通胀和保增长将轮番成为调控目标。”
物价调控
扩消费与控物价如何两全?
对物价调控,会议提出“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行政手段,全面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与以往相比,本次采取的遏制通胀措施更具立体性,时间上既“立足当前” ,又“着眼长远”;着力点上既要“重点治理” ,又要“综合施策”。
“尽管如此,明年遏制通胀的任务会相当艰巨。”鲁政委表示,扩大消费和遏制通胀短期是存在一定冲突的,处理不好,很可能陷入“物价上涨――提高工资――物价第二轮上涨”的螺旋中。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汉亚认为,明年即便没有新涨价因素产生,CPI涨幅全年也会维持在4%左右,通胀压力较大,调控动作不会停止,但政府不应过多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应该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适当调节。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