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原材料上涨20%左右,温州鞋革企业利润已从原先的8%,下降至现在的2%至3%都不到。
一家规模比较大的温州打火机企业负责人说,2010年该公司几乎没有利润,现在之所以还在继续接单,就是为了保持管理团队稳定,以及让员工有个很好的就业。据了解,曾占据全球80%市场份额的温州金属打火机,其主要原材料铜和锌合金,在过去几年里这些材料几乎成倍上涨。与此相反,温州打火机生产企业从金融危机之前500多家,缩减至不到80家。
“企业销售额大幅上涨,产品利润却大幅下降,这种现象在去年温州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比较普遍。”温州眼镜商会会长、远洋眼镜公司董事长叶子建说。
叶子建说,2010年温州眼镜企业利润比2008年下降30%左右,造成利润下降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现在眼镜企业工人工资1800元/月,比2008年几乎上涨了一倍,即便这样还是难以招到工人;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与两年前原材料价格暴涨暴跌不同,去年原材料则是一路上扬,一般涨幅都在20%以上;三是人民币升值,美元、欧元贬值,致使出口企业利润无形受损。
在企业利润大缩减下,税收还有增加迹象。一位温州行业协会负责人说,为完成税收任务,一些部门人员要求企业预缴下一年度的税款,出于无奈一些企业只好先缴了。“税负压力比较大。”该负责人认为,目前中国企业税负水平在全世界名列前茅,超过了大部分的发达国家。
另外,节能减排、加息等,也在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去年9月中旬,温州市有关部门对全市129家骨干工业企业运行监测显示,三季度与二季度相比,只有33.3%的企业盈利实现增长。
一位温州市工商部门人士分析,去年由于各项成本上升,五金、服饰、鞋革、礼品等制造企业,“增订单反倒降利润”的现象相当普遍,并影响到与制造企业相关联的贸易等相关企业,不少企业难以为继。在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中,制造及关联企业就占了半数,如鹿城区在被吊销营业执照的500多家企业中,五金、服饰、鞋革、礼品等企业及关联企业就达300多家。
“在销售价格难以提升下,企业只能自己承担成本上涨压力。”喀麦隆中国商品城创办者吴建海说,与生产企业利润下降不同,现在他的商贸利润比金融危机时好一些,但远远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之前一位南非温商说,因为杀价严重,商品贸易利润已经很低,服装、鞋、帽利润率已不足2000年时的1/10,甚至更低。
一个现象是,与温州产品外销紧密相连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也出现了许多民营企业有订单不敢签的尴尬状况。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