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恶性循环
阿胜无奈地说,做企业越来越没意思,他正在考虑是否离开经营多年的沙发行业,“继续做,意味着等死;不继续做,那还能干什么。”
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说,在成本大幅提高、利润大幅缩减的情况下,温州中小企业新一轮大面积的半停工、停工,甚至倒闭,很可能在今年爆发,其程度甚至超过2008年。同时,这也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利润大幅下降,有助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郑晨爱说,30%左右的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由于产品定位比较高端、品牌营销做得比较好,目前生存的还比较好。同时,在2000多家温州服装企业中,约有30%在中西部地区有自己的生产基地。
郑晨爱说,他看好服装业发展前景,不过今后好的企业会更好,差的企业将面临转型升级。他说,即使在2010年,国内服装消费以30%的速度在增长,“只要这个消费市场存在,企业的优胜劣汰会很正常。”
“没有太多可行办法。”叶子建说,为应对成本上升压力,之前一些温州眼镜企业赴外地考察,一旦搬到或增设中西部厂房,尽管招工、土地等成本低了,但配套设施、管理成本也将大幅提高。叶子建说,一些小眼镜企业关停后,温州眼镜企业更加规模化、规范化,在市场需求没有减少的情况下,现有企业生产还比较稳定。
在转型升级中,一些温州企业选择进入高新技术领域,比如正泰进军太阳能产业、奥康启动生物医药、海螺建乙肝免疫球蛋白项目等。
可惜的是,这种转型升级企业,并未在温州雨后春笋般出现,相反大量温州企业则把重心放在房地产上,出现“大企业造楼、小企业炒房”的现象。
在“2010温州市百强企业”中,除2家房地产公司和6家建筑公司外,其他40多家制造业企业,无一不涉足了房地产开发。把企业作为融资平台,以此获得大量银行贷款,转而投资房地产等行业,这种现象在温州比较普遍。另外,由制造业企业抱团成立的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目前温州至少有7家,每家资金规模都超过30亿元。
在实业资本助推下,温州房价、地价位居全国前列。去年5-8月份,温州市区商品住房成交均价约为2.8万元/平方米,位于全国各大城市之首。去年11月底,“原温师院”地块被置信房产拿下,楼面地价高达3.7万元/平方米,一举成为全国新地王。据了解,置信房产就是由多家温州制造业企业抱团成立的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
于是,一条清晰的循环链条呈现在眼前:企业难做——资金转移房地产——房价上涨——企业成本增加、利润下滑——企业更难做。
“民营企业这轮成本上升压力,应该引起政府、社会的高度关注。”周德文说。
周德文说,国家要尽快出台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政策,并且要把这些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我们新36条出来,又快一年了,到现在我还没有很好地看到曙光,那么这些政策,我们很期待各个部委办、各个地方政府能够出台很好的实施细则,能够推出很好的项目。但是很遗憾,到现在为止,我认为还没有出现这样的利好消息。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