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没遇到温州企业家要求大量赎回的现象。”沈一慧说。
然而,温州民间资本在企业账户(民间借贷)与金融投资之间的流动速度之快,同样令他猝不及防。
前述温州证券公司营业部负责人介绍,当股市行情上涨时,某个账户一下子会流进数千万元买卖股票,反之这个账户则存留仅数十万元。
“在温州募资,除了留神民间资本的快速流动,还要关注温州资本带来的杠杆融资倍数问题。比如1000万自有资金,有些温州企业家会通过银行或民间借贷再扩大2-3倍,然后投资一家阳光私募基金产品。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他们随时随地都会要求赎回资金。”前述私募基金经理强调说。
“温州民间资本大规模投资阳光私募,还需要拓荒与引导的过程。”沈一慧想要做的,是让越来越多温州企业家开始认可阳光私募的运作模式,这意味着他必须时常在原则与金钱方面做出取舍。此前,他曾婉拒当地一家温州当地房地产公司的1亿元出资,只因这笔钱必须在这位企业家能“看得到且管得着”的资金账户。
“这与国内阳光私募的发展方向不合拍。第三方理财与银行资产托管已是国内阳光私募发展的必然发展方向。”沈一慧强调说,“所幸的是,温州企业家对阳光私募与委托理财的认可度,正在提高。”
3.股权投资“草根成长”
在温州,渴望参与股权投资的企业家扎堆。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院长陈工孟出身在温州永嘉县,从他衣锦返乡的那一刻起,“致力于引导温州民间资本参与中国股权投资”,成为他最大的心愿。
2010年初,他甚至提出计划成立一只暂名为“中院一号”、首期募资规模达100亿元人民币的母基金(FOF)。
经过3个月的调研,陈工孟却感到“从构思到执行,征途将比预想的曲折”:一方面多数温州企业家都是白手起家辛勤创富,如何能放心将大量财富交给别人管理;另一方面炒房炒煤的经历让温州民间资本弥漫着“短期高回报”的投资冲动。
这和动辄将资金沉淀5-7年,高风险高收益并存的PE投资模式显得格格不入。
“参考基金出资人(LP)不负责项目投资决策的所谓PE投资国际惯例,温州民间资本已付出教训。”一位温州创投机构人士回忆说,所谓的教训,即东海创投由于出资人(LP)与基金管理人(GP)在投资方向与项目管理方面的不和,导致出资人最终撤资并自立门户。
然而,面对温州千亿民间资本的PE投资冲动,不乏前赴后继者。
去年10月,高特佳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合作,在温州进行PE投资宣讲,吸引众多温州企业家的投资兴趣。
“尤其是高特佳与合肥市发起成立的政府引导基金,原计划募资2亿元,后来超募到2.8亿元,且存在投资风险补偿条款,被一些温州企业家看好。”一位与会温州企业家回忆说,“当时高特佳也带来投资项目进行募资。”
高特佳创投人士证实,目前已有温州企业家或将参与投资高特佳发起的创投基金或融资项目。
“创投基金在温州募资变得很实在。”上述温州创投人士表示,“他们不大会直接让温州民间资本参与投资他们管理的基金,以避免温州企业家对GP管理团队投资决策的干涉,而是带着特别的投资项目来募资,并按GP收费惯例收取20%的业绩回报。”
这恰恰是温州民间资本最渴望的PE投资方式。
记者从当地一家创投公司了解到,他们设立了投资委员会,并执行“2/3票多数通过”的投资决策表决制度。但一系列“规范运作”的背后,却是另一番投资决策流程。
这家创投公司投资委员会的9位成员主要负责投资项目(经别人介绍)的前期尽职调查与风险评估,并以此形成投资建议,但在最终投资决策环节,他们会征求每位出资人的意见,如果出资人不认可,可以选择不出钱投资。同时,公司董事长作为出资最多,且受到广泛出资人认可的出资人,当大家存在投资分歧时,可以直接行使一票否决权。
“通过这套模式,过去8个月我们已投出十多个项目,投资额已超过10亿元。”这家创投公司负责人表示。而在投资收益分成方面,这家创投公司仅仅收取项目前期尽职调查费用为主,且收费时间得等到投资项目产生“利润”后,额度是投资利润的约3%。
但在推崇PE运作国际惯例的一位国内创投机构负责人眼里,上述运作模式等同于温州企业家作为LP,需要在基金投资委员会参与投资决策,并在需要时刻行使一票否决权;且基金管理费见“收益”再收取。
“想想也奇怪,温州的私募股权投资培训班肯定会详尽解释在股权投资基金里,GP与LP的各自责任权利划分,但真正愿意只作为出资人角色的温州企业家并不多。”这是他在温州募资时的最特别感悟。
或许,陈工孟的调研结果给予了其中的答案。
“在温州民间资本参与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过程里,有很多方面是需要进一步相互磨合与理解的。”温州商融创投总经理王远青指出,“其中最主要的三个方面,一是温州企业家还是觉得7年的基金存续期偏长,其次是温州企业家对于基金项目投资管理需要更多更全的知情权;再次就是双方在投资理念与投资方向方面的磨合,毕竟多数温州企业家也是创业者,他们对很多行业发展轨迹有着自己的判断。”
然而,这种磨合需要多久,却是未知数。
4.PE专业化运作缺失
在温州,企业家对股权投资,有着不同的理解。
1月22日,上海世博洲际酒店三楼的会议厅,众多温州企业家接受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的邀请,参与由四家国内股权投资机构出席的募资路演会。
会议间隙,一位温州企业家和记者半当真半开玩地说:“有机会我也要发起成立一只股权投资基金,但现在还不懂怎么操作,准备先投资一只基金学习运作管理流程。”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