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我的钱就跑出去一天,明天一早就回来。”南京一家国有大银行的支行长朱卫,中午在食堂里接到一条短信,气得扔下筷子饭也不吃了。“又跑掉1000万,这几天存款哗哗地往下掉,都是给小银行买跑了。”
李娟是一家省级外贸公司的财务科副科长,昨天突然接到一家银行负责人的短信,“感谢对我们的支持,明晚6点,老地方吃饭泡澡。”过了会又来一条,“对不起,发错了。”原来前面一条请洗澡的短信是发给她顶头上司的,错发到她的手机上了,“抢存款抢昏了头。”
昨天是银行业集半年末、季末和月末“三点一线”的考核时点,这段时间各家银行不惜血本到市场“抢存款”的鏖战到了最高潮,市场乱象背后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资金能人,一年上四天班收入十几万
南京城西一家银行理财中心的VIP单间里,一位副行长正紧张地和一家证券公司的大户管理员核对两份清单。他们前几天请人从炒股大户中开发新储户,答应上午把钱打进来的。钱一进账,答应给人家的3‰日利息就要打给对方。记者注意到,新开户的空白存折上金额都是1元钱,另一份清单上打印出来的金额都以百万、千万计。
“3月底帮他们搞了1个亿,银行兑现了30万,带着大户到日本去看樱花,玩了一周。”这位证券公司的大户管理员颇有成就感地告诉记者。“这些手上有客户资源的能人,都是银行的座上客,他们一年来上四天班,即每个季度末来一下,谈好价格,比如今年3‰,他给人家2.5‰。如果能调动上亿资金,一次稳赚几万元、一年能赚十几万,这对于一些有资源的人来说是很容易的事。”银行业内人士说。
埋单者中,会有弱势的贷款户
一天3‰的利息,1个亿就是30万元,这可不是小数,在目前的严格利率管制下,这明显不合规定的费用从哪里出?
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行长介绍说,一般都在客户经理的“营销费用”中支,现在存款一般都按日均增量的5‰来给“营销费用”。这钱除了用于平常的请客公关,关键时刻可以派上救急的用场。今年资金紧,有的业务员开出日息5‰的高价。他认为这可能是个人行为,把别的费用拿出来贴补,以完成这个考核期的任务。业内人士介绍,在贷款紧张的情况下,银行与客户关系不对等,也不排除有些银行把这块费用转嫁给一些弱势地位的贷款客户,让他们为之埋单。
虾有虾路,鱼有鱼路。“有政策”的银行呼朋唤友买存款,给不了政策的银行只好打感情牌,用各种办法对大客户存款“严防死守”,务求不被别的行挖了墙脚。“这个月就没回家吃过一顿饭,有时一晚要陪三拨人吃饭洗澡。”一家股份制银行的支行长说。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