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一直被不少发达国家认为是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的社会“公器”。也正因为如此,创业投资起步阶段,各国政府都会出台引导政策,投入财政资金,以加速扩大创业投资的市场规模,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和发展。
阶段参股、贷款贴息、风险补助……创业投资这个“舶来品”正在获取中国式解读。“实践证明,创投往往会充当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迈出沼泽最后半步的推手”。成都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唐华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成都高新区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等不同成长阶段设立了创业引导投资基金,较为有效地破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
截至2010年,我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累计投资额达到770亿元。创业投资正在成为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期“贫血症”的一剂良方。
市场失灵: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
截至2010年1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正在成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载体。然而,目前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依旧没有摆脱资金困局,被流动资金短缺“折磨”得疲惫不堪。
种种迹象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初期存在市场失灵问题。科技部近日颁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指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仍然面临着融资渠道不畅,创新人才缺乏,支撑创新的公共服务不足,政策环境有待完善以及自身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集中各方力量,汇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带动广大中小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供重要支撑。
然而一般而言,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轻资产和技术风险大等特点,商业银行很难给予科技型中小企业大规模授信额度。加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初期通常不做公开披露,信息不对称致使一般性的金融资本更是望而却步。从另一个角度讲,长期以来,国内金融机构以分业经营为主导模式,尤其是一些商业银行专业技术评估人才匮乏,对具有新颖性和不确定性的技术向来不愿染指。国内其他类别金融机构基本持同样观点。
可喜的是,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鼓励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我国很多地方政府正在积极开展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尝试,其中,由政府发起设立的创业投资已经彰显出了巨大的潜力和活力。比如,武汉市已与深创投、硅谷天堂、华工创业、上海融昌、日本大和证券、中部创投、光谷创投、长江资本等机构合作,成功设立了一批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基金,资金规模总计12亿。目前,武汉市一批在细分行业中拥有科技优势的企业已经获得了这批创业投资基金的直接投资。
据武汉市科技局副巡视员王朝平介绍,武汉在推动创业投资与企业上市服务的衔接工作中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目前这批获得创业投资基金支持的科技型企业成长迅速,销售额成倍递增,规模效应突现,其中一部分企业上市申请材料已上报国家证监会待审。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