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贷款余额增长速度快于整体贷款的平均增速
消息人士指出,银行在贷款的三查(贷前、贷中、贷后检查)方面都有不足的地方,不排除会爆发一些风险案例
整体来说银行的资金进入还不是特别多,对银行的影响还是较小的
文/记者刘新宇
红火的高利贷市场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银行资金曲线进入,这在银监会主导的“银担合作风险排查”中得到了显现。
昨日,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经过半个月时间,各家银行已基本完成对银担合作风险的自查工作。在自查结果中,银行普遍都声明与融资性担保机构的业务合作“合法合规”。
不过,监管部门抽查的结果却表明,银行在管理与担保机构的风险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失职问题,这也导致了上半年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贷款余额增长速度快于整体贷款的平均增速。
整体风险仍然可控
“截至6月末,广东省内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数量已经超过了280家,贷款余额达到了560多亿元,与年初相比增加了17.6%,这与贷款的平均增速相比是要快一些的。”昨日,一位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
据人民银行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9%。
根据监管层的抽查,广东的银行业在管理与融资性担保机构的风险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这首先就体现在未能在源头上严格执行准入控制制度。
“银行该与哪些担保机构合作?合作的风险如何考量?银行都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消息人士表示,银行未重点审查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资本金有无用于高风险的资产投资等项目。
并且,银行还存在未能严格约束担保机构披露与关联方的资金往来,未进行尽职调查,关联交易现象较为严重。而在贷后管理上,不少银行都存在“有担保就放松管理”的问题,保后风险评价并不充分。
消息人士指出,这实质上就反映出银行在贷款的三查(贷前、贷中、贷后检查)方面都有不足的地方。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广东的民间借贷市场非常活跃,就目前而言,银行资金进入民间借贷市场正是因为银行存在上述问题而得到发酵,如果银行在审查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资金去向上把关不严,不排除广东亦会爆发一些风险案例。
“不过,整体来说银行的资金进入还不是特别多,对银行的影响还是较小的”。该人士也强调。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