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严令调查
记者了解到,今年融资性担保机构的风险问题已多次被监管层提及。今年6月,银监会融资担保部副主任朱永杨在接受包括本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透露,银监会将在7月份对银行发布一个风险提示与提示意见,要求银行业进行自查是否存在高管私自或亲戚朋友开办担保公司,与担保公司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而在本月初,本报记者也证实,银监会已下发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合作风险提示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银监局对辖内金融机构展开风险排查,检查的重点之一就是从业人员是否存在利用职务之便协助担保机构高息揽储、高利放贷并牟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况。
上述暴露的银担合作风险也正是在此次《通知》下发后检查出来的结果。
民间高利贷市场乱象
厦门融典事件:
今年“五一”假期后,厦门融典的债权人蜂拥上门讨债,外界盛传厦门融典债务高达37亿元。有报道称,厦门已经有多家担保公司相继爆出高利贷问题,甚至有银行牵扯其中。
江苏泗洪全民放贷风潮:
在高息诱惑下,江苏泗洪出现“全民放高利贷”的状况,高息高收入,一时间,泗洪街头宝马、奔驰车云集。数月后,借贷大户“失踪”,停止付息,高利贷市场随即崩盘。
衢州民企欠巨额高利贷:
据《钱江晚报》报道,衢州知名民企衢州丰华木业欠下近亿债务,借的民间资金月息高达8分甚至1毛2分。8月9日高利贷还债这一天,老板失踪,后被警方控制。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
担保业人士:杜绝“桌下交易”困难
不过,尽管抽查反映出来的问题不轻,但担保业内人士表示,要想杜绝这些现象很难。一位担保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不少担保公司的高管本身就是从银行出来的,这就导致了担保公司难免与银行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银担合作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桌下交易自然水涨船高”。
一位行业协会人士则表示,担保公司的投资渠道非常有限,自有资金中只有20%的比例可以拿来做委托贷款等高收益投资,“手脚绑住了,自然会想出一些办法来生存”。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