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就因为高收益,年初我就买了P2P网络借贷公司的信贷理财产品。”一位马姓投资者告诉记者。
他所言的P2P(peer to peer lending)网络借贷公司,是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萌发的一种金融服务中介网站,网络借贷指在借贷过程中,出借人和借款人签署合同、手续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出借人和借款人都是未曾见过面的陌生人。
P2P的网络借贷平台数量快速增长,但目前没有官方数据,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达到一定规模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已经超过百家。
虽然发展迅速,但却是“无照驾驶”。银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杨少俊对《华夏时报》记者说道,银监会是监管有牌照的金融机构,P2P网络信贷不属于我们的监管范围,但是我们已经就P2P机构的风险予于提示,警示银行业金融机构与P2P机构建立防火墙。
8月23日,银监会发布风险提示,由于P2P网络借贷行业门槛低,且无强有力的外部监管,人人贷中介机构有可能突破资金不进账户的底线,演变成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非法金融机构,甚至变成非法集资。
变味的P2P网络借贷
市场未明,注定大浪淘沙。一家名为哈哈贷的网站,就在7月末发布通知:基于目前中国市场的信用问题以及哈哈贷目前遇到运营资金的短缺,将关闭网站。
而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哈哈贷已经发展了近10万名会员,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说,哈哈贷跟P2P贷款鼻祖Zopa的模式很像,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间相互匹配,网站只是收取中介费用,如果出现违约,哈哈贷协助出借人进行诉讼。
一位P2P网络借贷公司工作人员解释道,除了线上模式,还有一种线下模式。如果网站首页标题栏中,有“我要借出、我要借入、我的账户”等明显标志,则是属于在网络上发展,在其他地方则是没有分公司。一种网页中只是介绍P2P以及信贷理财计划和贷款流程等,则是属于线下模式,通过招聘业务员去寻找出借人和借款人,并在其他大城市都会有分公司。
一家名为宜信的公司,是线下模式的代表。从其网站上可以看出,总部位于北京的宜信,已经在全国30多个城市建立分公司,而在招聘网站上可以搜索到数百条不同城市的宜信集团的招聘广告。
一位宜信客户经理告诉记者:“所谓的信贷理财,就是把资金借贷给需要的借款人,在你和宜信公司签订合同时,能够看到借款人列表,可以选择多个不同的借款人,目前这类信贷理财的年化收益率大概在10%。”
这种信贷理财的期限最少则是一年,一年内资金不允许取出。如果急需使用,可以转让债权或者是缴纳10%的违约金。
上述客户经理解释说,资金如何转入借款人的账户目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公司用POS机划扣,另外一种就是通过银行把资金转入公司账户(实为宜信CEO唐宁的个人账户),因为是借给多个借款人,所以让出借人一一打款比较麻烦,则是由公司统一安排。
上述客户经理说道,由于目前出借人太多,宜信CEO唐宁的债权比较紧张,可能在签订合同的几个星期后,才能够购买到债权。在年初,甚至需要等几个月。
“根据你购买的种类不同,有每月能收到利息的,还有的是理财周期结束后,利息和本金一起偿还的。”客户经理补充道。
对于借款方,宜信的网站也列出不同的分类,需要缴纳不同的身份证明。例如,作为公司的员工,如果需要借款的话,要缴纳二代身份证明、半年的工资流水单、房屋证明或者租房证明、水电费缴费单等。
客户经理说道,根据收入能够确定贷款额度,并且给出的贷款月利息区间在1.4%-2.3%之间,每月等额付息。基本期限也是一年,如果提前还贷的话,需要支付出借金额1%的手续费。
“虽然目前线下模式发展迅速,显然跟P2P网络借贷的初衷相比有点变味。并且出借人在签订合同之时并不能够确定借款人是否真实存在,以及资金转出后是否进入借款人的账户中,还是被挪作他用,虽然这些假设有些极端,但是并不能否认其存在的可能性。”一位银行业人士分析说。
该人士还指出,线下模式公司不仅收取双方的管理费用,并且借贷人的利率显然高于借贷公司跟出借人签订的利率,在中介费之外,还有利差的出现,显然有点类似于低息吸储,高价放贷的模式,只是在签订合同时,能够让出借人选择陌生的借款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