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发展太慢”
2012年,武汉市民营经济生产总值为3301.09亿元,同比增长11.5%,占GDP的比重为41.2%,仅比去年同期提升0.1%。同时,武汉市民间投资2582.2亿元,增长29.4%,占比51.3%。
“相比之下,我们的民企发展太慢。”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坦承。去年长沙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61.2%,成都达58.3%,宁波更是达到80%以上。2011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长沙的三一重工营业收入位列17位,而武汉市最大的民营企业九州通医药集团仅排第70位。
武汉市汉阳区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表示,目前对相关政策“礼包”感受并不深,近年在行政审批等政府服务方面,相对更方便;但税收压力反而有增加。“我们都尽量处隐身状态,减少跟政府打交道。”他总结说。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此番政策和细则是经过推算和大量调研所作出的,其中减税、补贴奖励及扩大民企投资领域力度较大,但一些政策还可继续细化。
长沙关于民营企业的政策创新推行很早,在2000年就提出科技下海,让教授、科研人员投入创业,以公司的方式来经营,隆平高科顺势发展起来,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企业产生。
叶青认为,武汉在短期内很难缩小和长沙的差距。
他建议,武汉也应学习长沙的经验,鼓励高科技科研领域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其次,应鼓励民营企业中的大型企业发展,对进入国家民企500强的企业实施奖励。
叶青称,政府要清晰地认识国企和民企的关系,转变只靠国企的观念,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