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博士后条件太高难找工作 摆地摊为生(图)
+part(0,0,450,400))
孙爱武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南开大学本科毕业、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孙爱武归国后,并未投递过一份简历,他自信自己是业内的科学家级别,足以使用人单位主动向他伸出橄榄枝,无需费心去找。从今年8月至今,孙爱武一直“蜗居”在北京海淀的一处农贸市场摆摊。
武汉晚报11月19日报道 南开大学本科毕业,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曾在世界顶尖学术杂志《Science》上发表论文;归国“找不到”工作,“被迫”在农贸市场摆地摊,每天靠煮土豆、红薯充饥,露宿街头数月,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被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收容——这两段看似“不相干”的人生经历都发生在留美博士后孙爱武身上。从今年8月至今,孙爱武一直“蜗居”在北京海淀的一处农贸市场摆摊。
风餐露宿市场 拒绝他人“施舍”
北京海淀区成府路中国芯大厦对面的一家露天农贸集市转弯处的“空地”,是孙爱武从今年8月至今的“栖息地”。在这块“空地”上,紧邻围墙处一个燃气罐连着一口蒸锅便是孙爱武的“厨房”,而临建墙上的一席被褥就是他露宿的地方。在墙根下,整齐地摆放着囤积的货品,用苫布覆盖,货物多是手套、帽子、围巾等日用品。
11月17日记者根据孙爱武的大舅哥刘全胜提供的地址来到这里时,由于天气寒冷的原因,孙爱武并没有出摊,至于他在何处,刘全胜也没有联系到他。不过提起孙爱武,周围的小摊主无人不知。一位摊主告诉记者,孙博士后应该是了不起的人才,却不知为何沦落到摆地摊的程度。从今年8月起,他便在这里“安了家”,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卖货,只是每天在市场转悠,文质彬彬,不爱讲话。后来才开始摆地摊,卖些日用品,但是并不谙“生意经”的他往往每天下来也赚不到什么钱,总是靠煮土豆、红薯等聊以糊口,每天晚上基本都在此露宿,只是这两天天气转冷,有时候不回来住,摊儿也出得少了。
据与孙爱武摊位紧邻的水果摊摊主说,市场摆摊的人多看孙爱武可怜,时常给他拿些干粮、水果等,但不知为何,他总是接受后就随手丢进垃圾箱或干脆拒绝。而刘全胜也向记者透露,作为亲人,他也曾邀请孙爱武到他家居住或者想别的办法接济他,但是孙爱武总不知为何顾虑很多,始终不肯,坚持在农贸市场“安家”。
基于他目前的情况,他的妻子已经带两个孩子回到山东老家,而与他相伴的另一个孩子却在日前被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收容。即使在如此寒冷的情况下,孙爱武也只是买了3套被褥坚持露宿,实在太冷的时候,就到周围的24小时营业店内取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