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以来,全国很多省市普遍曝出“用工荒”的消息,这着实在初春平添一丝紧张气氛。与此同时,“春风行动”等各种促进就业的行动在全区展开,记者多次随同相关部门下乡采访,从用工企业、务工人员和相关部门方面获得的信息,引发了一番思考。
思考一:
还要荒多久?
南宁乃至广西出现的“用工荒”,是“短荒”还是“长荒”?
面对记者抛过来的问题,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人士回答说:仍需要一小段时间的观察,才能作出判断。
这个问题令人挂心。2月27日,南宁市在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举行“春风行动”启动仪式,并举办了一场春季人力招聘会,有130多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3万多个。记者走访后发现,不少企业计划招用的新员工,人数已经恢复到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之前的水平,甚至有所上升。然而不少企业负责人私下表示忧虑,担心今年招工“有一定困难”。
但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就显得比较乐观。为了方便求职者前来应聘,该开发区在埌东客运站和安吉客运站安排了8趟免费班车,用于接送求职者。27日上午11时许,由于求职者人数众多,主办方把车次增加到11趟。
虽然增加了开支,但开发区负责人仍认为“做得值”。随着园区企业的不断进驻和陆续投产,预计今年园区将新增2万名劳动力,多拉来一批求职者,就有可能多留下一些新员工。
也有一些企业经营者相信目前的“用工荒”只是暂时现象,过些日子会自然消失。2009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农民工心态比较“慌”,提早离家找工作;而今年经济回暖,农民工的心态放松了一些,很多人都打算过了元宵节后才返城。因此,“用工荒”的程度如何,要再观察一段时间才能下结论。
思考二:
会否反逼企业提高待遇?
27日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的招聘会上,来自武鸣县里建镇的小李和姐妹们在招聘展位前逡巡。小李技校毕业后在东莞一家电子元件厂打了两年工,今年决定留在家乡就业,园区企业离家近,自然成了她的首选。对这样有工作经验的熟练工,园区企业也相当欢迎。但小李仍有一点不满意:待遇不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