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受外部经济影响
深圳市社科院院长乐正教授认为:“在深圳,高收入者主要不是企业家,创业致富的人群成为很多人特别是毕业生的榜样,只要到华强北看一下,那些在百折不挠奋斗的人,就能感受到深圳独有的创业的激情。”乐正认为,创业活动作为宏观经济的一部分,其下降原因主要受经济不景气影响。“经济越不景气,投资活动、创业活动就越少,因为风险会明显上升。”乐正认为,去年深圳创业活动减少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不能因为外部经济形势的影响得出的数据而证明深圳创业热情的短缺,甚至是创新精神的消退。“我预计今明两年,深圳的早期创业率应明显上升。”
创业成本明显增高
深大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肖俊认为:“这些年来,治安、公共交通、孩子上学、就医、落户、高房价、贪腐等问题都在消磨深圳的激情,使深圳不再是年轻人心中的梦想之地,不再是创业乐土,不再是挥洒激情的城市。”
肖俊认为,早年的深圳之所以能够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就在于政府创造了一个适宜创业、适宜才能发挥的环境。而现在政府的政策偏向保守,变得顾前顾后,内地许多城市的创业环境已经不比深圳差,甚至超越深圳。另一方面,肖俊认为,深圳的市场经济已经趋于成熟,想要介入新领域的空间比较小,门槛比较高,这也是深圳创业人口“萎缩”的原因。
创业是萎缩还是升级?
“深圳是靠创新起家的城市,全部的奇迹都承载在创业过程中,现在虽然创业人口比例在下降,但并不是说质量也在下降。相反,它说明深圳的创业层次正在升级。”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军教授认为,早期来深圳创业的人,大多靠的是胆量和机会,凭借简单的商业、加工业便可以发家致富。“但是,现在如果想在深圳创业,胆量、技能和智慧一个都不能少。”
刘军分析说,创业人口比例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创业成本不断加大,在深圳这样集聚效应强烈的地方,想要发现新的商机不是易事。另一方面,深圳创业环境也在不断改变,“不再像过去那样,适宜所有创业者。”刘军说,“适者才能生存的道理会让更具实力的创业者植入。”
刘军认为,深圳创业的未来不在于追求数量,而在于与国际接轨。“深圳要想避免创业激情短缺,创业文化持续性的构造不可或缺。”刘军说,“过去深圳创业文化的象征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现在需要注入新时代的标识和内容。”
创业故事
从扛煤气劳工到物流“巨头”
1997年,宝鼎威物流园区董事长张亚东也是一个到深圳“寻梦”的年轻人。用他的话说,那时的他就是一个穷小子,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用,一元钱要省吃俭用花三天。
“来到深圳,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扛煤气,可是我的眼光不只停留在做个打工仔上。等我把布吉跑遍后便有了自己的想法:整合当时极其不规范的煤气行业,该做批发的做批发,该做门店的做门店。因为敢作敢为,最后布吉其他的煤气站点都竞争不过我。”最让张亚东自豪的是,他当时还组织成立了布吉镇燃气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