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方指控,2006年至2009年,杨某在对农民工培训指标分配、补贴支付等工作中,为三家学校牟取利益,收受贿赂8.5万元。他于日前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
除了重金买指标外,一些培训学校还严重夸大其办学能力,骗得指标后又搞“缩水”培训,获得高额“利润”。重庆大渡口区检察院职侦干警曾化妆成农民工,到一些职业培训学校去摸底,发现一些学校一年向就业局申报数千个培训指标,自身却只有两三间办公室,根本没有培训场地。国家要求技能培训必须达到60个学时,有的学校开课时就组织几十个农民工,吃吃瓜子、水果,像开茶话会一样糊弄几节课,待收齐农民工的身份材料往上一交,骗了补贴就了事。
主管领导缺乏监督 审核漏洞触目惊心
惠民资金的使用本应严格管控,却为何屡屡被不法分子钻空子?办案人员认为,一是“一把手”权力过大,缺乏监督;二是审核把关不严,漏洞百出。
劳动局长对“指标争夺战”有多大决定权?大渡口区劳动就业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说,每年指标分配是先由就业局综合科提方案,经劳动局长杨某审批后,再提交讨论通过,其中杨某有决定性审批权。过去他就曾修改过指标分配计划。在培训学校普遍关心的补贴支付方面,也是先由相关科室提出初步付款计划,杨某负责签发先后顺序和金额。
记者采访获悉,2009年大渡口区劳动局对指标分配搞了招投标,但学校争指标的成败、领补贴的早晚还是离不开杨某一支笔。行贿人周某说,指标分配实行招投标后,劳动局长仍然有很大权力。杨某本人向检方供认,分配培训指标和支付培训补贴,都属于劳动局下属的就业局负责,最后都要自己审批签字。
另外,当地劳动就业部门对培训考试、资格审查等监管不严,也使不法分子得以钻空子。曾炮制多名“空气考生”的立志学校负责人称,2008年劳动局监考不严,工作人员来巡视一圈就离开了。结果当年13名工人没来考试,全由其他考生替代答卷,居然没被发现。
一些考试中,代考人与培训人照片都不一样,竟也通过了最终审核。一名负责审核的工作人员说,领导签字时是不细看的,多半靠自己把关。而提交审核资料中的身份证是复印件,一般比较模糊,没有明显差别看不出来,只要学校的资料齐全,自己就认定合格。大量“空气考生”就这样“遛”了过去。
对此办案人员提醒,一方面,重大事项必须经过充分的民主程序,对招投标过程应严格把关,避免领导干部“一言堂”和暗箱操作;另一方面,对于农民工培训中的监考、资料审核等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应加强监控,防止贪腐案件重演。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