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家控货还是经销商炒货
供不应求,这是绝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茅台无疑也存在这个问题。
据记者了解,茅台酒厂在2005年提出了两万吨工程,以及每年新增2000吨工程的说法,这一目标旨在实现2010年有两万吨的产能(并非产量)。
一位熟悉茅台酒生产流程的不愿具名人士向记者解释,茅台酒的生产工艺(端午采曲,重阳投料,用水直接取自赤水河,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八次堆积发酵、八次入池发酵、七次取酒,历时整整一年,再加上“长期陈酿”与“精心勾兑”两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平均酒龄至少在5年以上)。这决定了当年的产量与销量无关,而是有5年左右的储存期限,例如,2009年茅台酒的产量可能达到2万吨,而可供销售的茅台酒却预计只有1万吨左右。一方面的原因是,这1万吨的茅台酒,对应的事实上是2004年的产量;另一方面,2万吨的产酒量中,还要为未来的年份酒进行准备。也就是说,茅台酒每年真正走向消费者的产量事实上很有限。
此外,由于茅台独特的销售方式,这有限的产量,流入市场零售的更少。据记者了解,目前茅台酒厂的整个销售渠道,主要由几大块组成:特供,协议单位,经销商,专卖店。有经销商曾向记者表示,真的茅台酒60%要供给部队,20%供给贵州省政府和国宴专用,流入市场的也就2000多吨。
在这其中,茅台酒厂还被指故意“控货”提价,故意制造供不应求的局面。
2009年初,金融危机导致茅台销量下滑,甚至出现多个经销商降价抛售。茅台立刻缩减经销商配额,最高限量高达50%。“控货令”一出,茅台价格危机立刻得以扭转。
这不能不让人怀疑,茅台涨价,事实上是茅台酒厂操控的。
但与此矛盾的是,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此前曾对媒体表示,此轮涨价真正原因“应该去问经销商”。言下之意是经销商炒高了茅台酒的价格。
有业内人士透露,经销商确实存在囤货惜售的问题。不过一个事实是,虽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茅台酒即便价格飞涨,仍然供不应求,以至于春节期间,一些茅台酒专卖店纷纷实施限购,消费者只能凭身份证限购一瓶。天价茅台没有浇灭消费者的抢购热情,年年涨价仍是供不应求。茅台涨价,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茅台涨价的幕后推手
“茅台已经是奢侈品了。”广州的一位茅台经销商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对于知根知底的老客户,我们最多只能卖给他们两厢(12瓶),实在是供不应求。”
北京本地媒体也证实,尽管春节旺季已过去近一个月了,北京市场上的53度飞天茅台依然缺货。为什么消费者对茅台如此执著?
在赵鹏眼里,一旦受到市场认可并且相对高档的白酒,都是他打通关系获得工程的一块敲门砖。“虽然茅台在中间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关键的,但是人家一看是茅台,对方往往就能够对我另眼相看。”
经常接触茅台酒消费者的李叶青也表示赞同。她认为:“对于想办事的人来说,能拿出真的茅台酒就能显示出一定的实力,所以茅台酒的价值,有时候和市场价格是没有关系的,它有时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对此,我国知名白酒专家袁野解释,“茅台在探索奢侈品这条路上,至少是先行者。”
但袁野认为,在茅台酒达到这种市场地位的过程中,有着复杂的社会推动力。
据他介绍,在新世纪初,我国的高端白酒市场仍然以浓香型一统天下,当时,龙头就是五粮液。而茅台在当时这种市场环境中,对未来的发展仍然一片迷惘。此后,茅台开始分析市场,认为浓香型白酒无法破局,于是根据自己与红军长征颇有渊源的优势,锁定了党酒和军酒的市场定位。
用袁野的话来说,就是“做好社会中坚力量才是其当务之急,茅台酒厂开始倾力维护这个定位。”
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茅台的价格也确实因为政府和部队的青睐而逐渐提高。这一说法,也得到了长期在部队和茅台酒厂之间联系的李叶青的认可。“当时部队对茅台的需求量很大,茅台也专门为部队等其他机关做了很多特供酒的标签,这些标签的隐形含义,也暗中推高了茅台的知名度和价格。”李叶青说。
据媒体公开报道,今年1月,中国七大军区—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军区均派出代表赴茅台集团,结成军企友好共建单位。
此外,袁野认为由于我国的经济环境和消费者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喝酒只喝贵的,不喝对的。于是茅台就顺势而为,在原生态上大做文章,加上游资的进攻,价格在几年间一路飙涨。与此同时,中国缺乏奢侈酒品的领导品牌,茅台就赶上这个时期,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背景下,出现价格飞涨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这些因素,袁野认为是茅台涨价和获得非市场地位的幕后主因。
因此,有业内人士说,在本轮调价之前,茅台的出厂价是540元一瓶,实际上物理成本不过200元,每瓶有300元的毛利。但茅台企业内部希望把自己的品牌定位为奢侈品,所以它的价格体系往洋酒的价格体系靠,而号称为国酒的茅台,面对每瓶1000-2000元价位的洋酒,仍希望缩短与其的距离,“还是茅台公司本身遏制价格上涨的动力不足。”该人士说。
这并不是茅台一家的问题。在茅台酒厂1月份正式宣布茅台出厂价上涨之后,五粮液、剑南春也相继上调了售价。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在线调查发现,总共5680位受访者中,大多数受访者(84.3%)认为,国内近期高端白酒涨价首要原因在于“公务部门消费量大,不在乎涨价”,92.9%的公众认为,高端白酒涨价与公款吃喝之间存在直接联系。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