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亏损, 我们也不能停下来”
百万大军齐创业,浩浩荡荡,热火朝天。风投们自也跟着兴奋。中国市场之大,消费能力之强,他们谁都不想错过这一拨赚钱——哪怕是赚快钱的机会。
根据Distimo的报告,2011年1月,来自iPhone端App Store下载量,中国市场份额占中美两个国家总和的18%,但到了11月,这一数字已经上涨到30%,iPad端的下载量,更是上升到44%。中国用户的增长速度惊人,令美国本土市场望尘莫及。
香港SMG环球投资公司副总经理周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早先并没有投资过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项目,但从2010年开始调整了策略。2011年12月24日这天,听说广州有创业者展示应用,他和另外两位同事甚至放弃过圣诞节,专程从香港过来“旁听”。他们行踪颇为神秘,既没有和主办方打招呼,也没有告知创业者,到了现场,找个安静的位置坐下,然后边听边记,遇到印象不错的,就在纸上做个记号。
苹果的App Store似乎创造了一个公平的环境,让无数怀揣着梦想的开发团队拥有了一夜暴富的可能。可是,在苹果这棵大树下,究竟如何实现盈利,却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得很清楚。
在推出漫画照相簿前,陈宇的公司推出了另一款名为APP43的专门推荐App Store精品软件的应用,但下载者不多。此后,他们又相继推出推出一款基于新浪微博的图片社交应用,以及漫画照相簿。但这几款应用都没有为其带来收入,原因很简单——它们在App Store上都是免费的。
就目前来看,国内的App创业者获取收入的渠道无非三条:一是付费应用带来的分成收入;二是应用免费,在应用内嵌入广告,按点击分成;三是应用免费、应用内收费,如按道具收费等。最牛者,当然是三者兼而有之。
这些方式曾经让许多最早一批“吃螃蟹者”赚了个盆满钵满,但在经历了初期的繁荣之后,“游戏”变得越来越残酷——在软件商店里,除了最新排行榜和热门排行榜,售出数量越多的软件能占据相应分类排名越靠前的位置,更容易被顾客注意到,从而卖得更多。后来者要想在浩如烟海的软件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宣传和推广显然必不可少,而这都需要钱。对于草根开发者来说,这是不可承受之重。
锋锋的产品经理吴东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创业时的启动资金并不多,现在几乎只够勉力生存。近20个人的团队,每个月只能发些生活费。他们的策略是,希望先积累用户,“没有用户,所谓的广告,应用内收费等,都是空谈”。
他坦言,包括自己在内,对未来如何盈利,并没有想清楚。而这“几乎是所有草根创业者的通病”。来自易观国际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24%的应用开发者无月收入,有月收入但亏损的占7%,亏损者合计超过三成,月收入1万元以下的团队及开发者占19%。
“这就像是一个悖论,如果你不投入,你永远也没有机会,而投入越多,也可能亏损越多。”吴东海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停下来,移动互联网毕竟是未来最重要的趋势”。
2012年龙年春节赚钱商机创业好项目精品荟萃:http://xm.cye.com.cn/xm_dy/2012/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