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在进入第一季度时就颇显紧张,就业机会与求职者之间的比例达到纪录高点。而且有证据表明用工需求在第一季度不断上升,这或许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目前更趋紧张,进而给薪酬带来更多上行压力。
最低工资继2012年暂停增长之后,现已重新呈现快速上涨的势头。中国的出口大省浙江和广东在2013年分别将最低工资上调了12%和19%。由于中央政府已承诺将把国内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未来几年最低工资水平还有望进一步大幅上涨。
渣打银行 (Standard Chartered)中国经济学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通过对珠江三角洲300多家工厂的调查发现,当地蓝领工人的工资将在2013年上涨9.2%,涨幅高于2012年的7.6%。这份调查还发现,由于强制缴纳社会保险的力度加大(这可能导致工资水平显著上升),且工人代表提出了更高的薪酬要求,当地的薪酬水平面临更多上行压力。
一些事件表明,部分地区的薪酬水平可能上涨得更快。58同城(58.com)招聘频道的负责人Li Yun表示,从网站上的招聘信息来看,2013年北京地区餐馆女服务员的月薪为人民币3,000元(合483美元),较2012年上涨了50%,但仍未能吸引足够的应聘者。
万宝盛华总裁Green也认为,蓝领薪酬继2012年陷入停滞之后目前正强劲上涨。他说,2012年珠江三角洲工人的平均月薪约为人民币1,200-1,300元,2013年他们希望月薪涨到人民币1,600元。
维护劳工权益的民间组织中国劳工通讯(China Labour Bulletin)称,一家在广东为耐克代工的台湾工厂继2月份工人罢工之后,目前已将工人的基本工资从人民币1,100元上调至1,300元。
工资的上涨反映出劳动力市场从劳动力供给过剩到需求过剩的结构性变化。中国国家统计局称,2012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350万人。这是一个长期下降过程的开端。年轻工人更高的期望值以及生活成本的上升也是推动薪酬上涨的因素。Li Yun表示,以前在北京每月人民币1,800元就可以生活,但现在不行。
但白领工人的工资情况却不太乐观。据前程无忧的第一季度调查显示,2013年许多白领工人的工资仅小幅上涨了5%-10%。这可能是由于新毕业生大量涌入市场造成供应过剩,进而令工资承压。
从行业来看,服务于国内市场的公司的用工需求强于那些服务于海外需求的公司。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 and Purchasing)和HSBC Markit分别进行的调查都显示,服务业的招聘意愿较强,而制造业的招聘意愿较弱。
前程无忧的调查显示,电子商务类公司的招聘意愿最强,贸易类公司的招聘意愿最弱。调查还显示,房地产公司也在招聘更多工人,这反映了最近几个月房屋建设和销售大幅增长的情况。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指标都是积极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制造业PMI中的就业指数2月份为47.6,低于50的招聘/解聘分水岭。1月份和2月份的所得税收入也较上年同期小幅下降,表明工资没有出现快速上涨。
但大量证据表明,用工需求强劲,同时工资加速上涨。
这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喜忧参半。
高就业率和工资上涨应能促进国内消费增长,这也表明中国工厂和公司运转良好,招聘更多人员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但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也提醒人们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确在发生从供应过剩向需求过剩的结构性转变,而这一转变已开始产生不利影响。
出口商已经在努力应对利润微薄的挑战。iPhone手机生产商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Foxconn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2038.HK, 简称:富士康)去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率为3.46%。如果今年工资继续快速上涨,那些成本控制能力较弱的小型公司可能就会出现亏损。
如果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跟不上工资上涨的步伐,工资增长还将加大通货膨胀压力。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承诺2013年将对通胀保持高度警惕。由于中国出口商试图将上升的劳动力成本转嫁给客户,可能还将导致美国消费品价格小幅上涨。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