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材料
教辅资料:要想卖好有绝窍
离2006年高考还有一段时间时,有关高考的复习参考书、填报志愿指南等书籍已经开始热销。排队付款的队伍都有二三十米长,每位家长的手中都捧着厚厚一摞,多的有20多本,少的也有五六本。
推荐:高考资料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要卖得好有三个诀窍:出得早,宣传得猛,还有一个就是名人效应,名校名师或者高考状元的推荐。当然,还有一种秘而不宣的方式就是作为教学参考书了,这个路子不是一般人走得通的。
考后旅游
旅行社也相继推出了专门针对高考生的旅游线路。过去,箱包、新衣和一些简单的床上用品,是家长为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孩子准备的礼物,而现在,这些东西似乎已显得太过微薄,笔记本电脑、MP3和手机成了准大学生们的必备行头。
调查数据
根据网站调查,大致有了以下的数据:
您如何看待时下高考经济狂热的现象?
高考经济完全是被商家炒作出来的55.17%
高考市场巨大,高考经济热属正常 34.48%
不认为高考经济很热10.34%
专家评论
经济现象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在理性消费的基础上。近年来高考经济的兴起,固然有市场的考量,但也存在许多不切实际的造势,极易导致畸形发展。专家指出,它是靠“吞噬考生身上的养分来维持的”。的确,对于如此寄生在考生这一特殊载体上的“高考经济”,有必要理性看待,冷静思考。像很多与高考不沾边的广告宣传,为了炒作,都贴上了“高考经济”的标签。其实大多数商家看重的只是经济利益,只是借助“高考”这一平台进行炒作罢了。
对此,专家指出,正常的补充营养和心理辅导是必要的,但一些以高考为名的“消费新品种”和商业宣传,则不仅是劳民伤财,而且还容易引起社会问题。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