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网络创业。在校大学生及毕业3年以内高校毕业生从事电子商务经营并通过网上交易平台实名注册认证的,经当地人力社保部门、财政部门认定,可按规定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其中,按规定办理就业登记和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助;经工商注册登记,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年的,可给予每人3000元的一次性自主创业社会保险补贴。
良方三:
援助的力度大了
《实施意见》中对于就业援助方面,也加大了力度。
实施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建立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信息数据库,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就业服务周等专项活动,为每位实名登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至少推荐3个以上岗位,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就业完善就业见习制度。加强就业见习基地建设,规范就业见习管理。见习期间,当地政府和见习单位给予见习人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生活补助,其中政府补助标准为50%。对被评为省级见习基地的,政府补助比例可提高到70%。市级见习基地完成见习任务的,由当地财政按见习基地接收见习人员数量及见习时间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00元,总额不超过2万元。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参加职业培训的,可享受培训补贴。高校毕业生参加实习、见习、志愿服务等经历可作为求职的实践经历。
与此同时,对就业困难群体给予一定的补助。其中,低保家庭、孤儿、残疾人等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标准从每人1000元提高至1500元。
对于回原籍的应届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的,将按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给予不超过6个月的临时生活补贴。
就业实录
构筑创业就业“幸福工程”
――我市打出“组合拳”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
“这两年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挺实在的,我准备把在学校创业园里的项目继续做下去,现在已经在办理工商登记了。”“我想先就业再创业,现在没有资金,也没有经验,直接创业的话底气不足。”“参加了几场招聘会,专业对口的民营企业比较多,我挑了几家投了简历,现在鼓励到企业就业,相信在企业的发展平台也会不错。”
……
岁末年初,又逢就业招聘季,招聘会铺天盖地而来,奔波在各大会场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们,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体验着各式各样的焦虑。
湖州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有没有呈现向好趋势?各项优惠政策有没有落到实处?……记者走访了市就业局、湖城高校和应届毕业生,探营近年来全市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情况。
“引领计划”实现创业梦想
日前,湖城2013届高校毕业生小胡特别开心,她的设计工作室从网络上“搬”到了线下,拥有了自己的实体工作室。
去年从设计专业毕业的小胡,一度也曾面临创业与就业的两难选择。“其实,在读大学的时候,我就参加过不少比赛,而且和同学合作接过案子,所以很想自己创业试试。”她担心的是,没有足够资金、经验,会让自己的创业之路特别艰难。
就在她徘回犹豫的时候,一个好消息让她看到了创业的希望――湖州市人力社保局与团市委、市财政局、人行等部门联合发文,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
小胡立刻申请加入。进行咨询、参加培训、申请贷款,在该项计划的帮助下,她在网上开设了设计工作室。“多亏了创业计划,我的理想才能变为现实。”她说。
专业指导铺就职业之路
长兴大学生小吴选择了回家乡创业,在吕山乡胥仓村成立了芦笋专业合作社。芦笋基地建起来了,首批芦笋也顺利培育出来了,可是一个难题摆在了小吴的面前,这么多芦笋卖到哪里去?
长兴县人力社保局了解到情况后,为他联系了长兴芦笋种植第一人、水口乡种植大户柏正其。在柏正其的帮助下,小吴的芦笋成功找到市场,他也有了自己的创业导师。“现在我的芦笋成功地销售到了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还成立了芦笋专业合作社,相信今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他说。
和小吴一样,大学生创业大多面临资金、经营管理等困难。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市加强了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和创业服务。建立了“扬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室”和职业指导师队伍,以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团队完善职业指导机制。并且积极推进市县、政校、部门三平台贯通,形成全市统一的创业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