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整合昌河 暗流涌动
cye.com.cn
时间:2008-4-14 14:27:39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周远征 寇建东 我来说两句 |
|
 |
|
新闻回放
航空系:褪色的汽车板块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中航一集团和中航二集团的核心资源正逐渐集中在“大飞机”计划上,因此剥离非主营业务已成为中航一集团和中航二集团的必然选择。
中航二集团在汽车资源上比较丰富,主要集中在哈飞汽车、昌河股份、东安动力。而目前中航一集团拿得出手的汽车资源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专用车、客车,以及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上面。这些资产的去留问题正在为业界所关注。 最近几天,昌河股份(600372.SH)高层密集地召开会议,昌河股份董秘朱立志也少有的连续几天不在董秘办公室。“我不知道什么,但朱总这几天都在开重大会议。”4月9日,昌河股份证券事务部一位女士煞有介事地对本报记者说。
在东风并购哈飞案即将尘埃落定之际,与哈飞同为中航科工(2357.HK)系的昌河股份去向成为业界关注最大的谜团(详见本报2008年1月28日1740期报道《当“大飞机”撞上“大汽车”:褪色的汽车板块》)。恰好此时,长安集团出现了,它会是陷入亏损状态的昌河的新东家吗?
风生水起
“什么?你说什么!”记者的提问让长安集团副总裁朱华荣仿佛听到了惊雷一响,他提高了语调,“据我了解,目前长安并没有这样(指收购昌河)的计划。”他向记者强调,企业之间的并购要看“化学反应”,并不是简单的算数叠加。
当事另一方,昌河股份的高层,一如不久前昌河股份董事长李耀的表态,对双方合并一事给予否认,“我没有听到任何消息”。
难道这一切只是业界的猜测?还是另有“阴谋”。
记者多方努力,终于“撬开”了长安集团一位高层的口,这位高层人士明白地告诉记者:“从公司层面(指长安集团)来讲,目前没有实质动作。但兵装集团和中航科工的确在接触,双方正在就长安、昌河合并之事进行商谈。”
据记者了解,长安集团的母公司即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下称“兵装集团”),原长安集团总裁尹家绪,现任兵装集团副总经理。而昌河的母公司为中航二集团旗下的中航科工,其原副总裁李耀现为昌河股份董事长。
“我目前不能过多透露这方面的信息。”虽然没有具体提及合作一事,但中航科工汽车事业部副部长樊毅的答复明显平和了许多;另据一位中航科工高层透露,中航科工的确有这样的想法,但由于目前的“大飞机”计划时间更紧迫,中航科工的母公司中航二集团正与中航一集团忙于整合,汽车业务的重组或许会放缓。
兵装集团相关人士则直接拒绝了记者的提问。显而易见的是,在这锅饭并没有做熟之前,中航科工和兵装集团谁都不会轻易揭开盖子。 深入幕后
其实,长安集团整合江西江铃才是这一切事情的缘起,当时似乎已经注定了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
2004年的10月23日。一条公告突然出现在长安汽车网页上:10月22日,某报声称,“福特将整合江铃这一任务交给了长安汽车”,本着对公司全体股东负责的原则,公司董事会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1.公司与江铃汽车集团公司高层互访是常规性互访;2.公司与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就合作重组事宜进行了接触,但目前尚未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
然而,一周之后。2004年10月30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000625.SZ)再次发布公告称,已于10月28日与江铃汽车集团签订协议。
对于这一周来的如此快速变脸,记者曾经与长安汽车直接沟通。长安汽车有关人士委屈地说,当时我们还没有确定协议内容,所以不能怪我们脸变得快,的确是我们不敢乱说。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