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真是一场革命,埃森哲用了“颠覆”一词来形容低碳交通运输燃料对当前石油市场的影响,短时间内看可能这种表达方式有点夸张,但它至少代表着一种趋势。
这就如整个低碳经济所代表的趋势一样,各国都希望把握低碳的主动权,积极参与低碳游戏规则的制定并接连出台新的激励政策,这从哥本哈根会议的参与热度和博弈程度就可见一斑。低碳经济概念正跟着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迅速蹿红。
有观点认为低碳经济将促成信息技术革命后又一次“新的工业革命”,原有传统的技术已经无法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旧有的技术、市场、利益格局将被打破并重新组合,当然,就如历次工业革命一样,新革命的来临必定带来大量新的商机和利益调整。
拿运输燃料这一块来说,该行业排放约占全球30%二氧化碳,再加上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不均,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不少国家的能源安全。如果能改变运输燃料的消费结构,那显然能一举两得:既解决高污染高排放,又能借机提高能源安全度,分散风险。
于是,各种各样的新型运输燃料技术也就有了走向商业化的可能,埃森哲《科技发展,拭目以待——运输燃料的突破性技术》报告挑选出将对排放量和对石油市场造成最直接影响的12项运输燃料创新技术进行了分析后,预测在未来5年内这些领先技术将能改变运输燃料供求关系,并降低排放量。
埃森哲中国公司战略部副总裁杨葳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需求将能成为这些技术商业化的催化剂,使这些技术商业化进程加快也更有市场。但由于现在世界都在争抢这些领域新技术的突破,所以埃森哲的报告也预警:除非各监管机构能够更具前瞻性地扶持科技向应用技术的转化,否则将会贻误这些技术的商业化良机。
目前,中国在发展低碳技术的活跃程度仅次于美国,中国政府提出的减排目标后也使得中国将能成为全球低碳技术商业化最大的目标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