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至今,“没有一次以判决形式作为终了。”该杂志法律顾问浦志强表示。
2009年6月,《财经》杂志社委托律所对5家侵权媒体分别提起诉讼。其中4家为网站。
据《财经》有关人士透露,已有3家侵权媒体与《财经》达成和解赔偿协议,同时就侵权行为向《财经》道歉。
这也成为纸媒的一大尴尬。“毕竟是媒体同行,哪怕诉诸法律,最后也以庭外和解或者法院调解为结局。”浦志强说。
而坚持到底者,无一例外要承受耗时漫长,并且获赔比诉讼请求“少得多”。
“这导致很多报社不情愿打这样的官司,听之任之者居多。”上海市文汇新民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富敏荣称。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1世纪经济报道状告世界经理人网站,虽然海淀区法院判决网站败诉,但是仅仅得到3200元赔偿,不足索赔数额的三分之一。
所以,新京报遭遇的诉讼尴尬并非孤例。新京报人士介绍,还有多个地方门户网站涉嫌侵权,甚至涉及文章数量“也达到数千篇”。此次涉诉的浙江在线亦是浙江官方的门户网站。
相对于两年前对“TOM”网的胜利,此次曲折也被新京报内部人士认为,“不排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嫌疑”。
而浙江在线方面却认为新京报不近情理,“媒体网站之间交换使用稿件,是大家基本认可的不成文惯例,新京报此举实在有些不合情理”。
浙江在线办公室主任吴小龙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转载新京报的稿件,“因为它是属光明日报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党报集团之间,包括转载子报的稿件,都一直是默认互换原则”。
所谓的“默认互换原则”也让众多地方门户网站能够为自己开脱。因为这些地方门户网站的背景基本属于“当地党报集团下辖网站”。
此前,新京报不断向众多侵权网站传真律师函,而这些地方门户网站的态度最让新京报难堪——这些地方门户网站多拒绝给予任何形式赔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