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何方?
关于如何维权,报界在2005年网站广告营收首次超越纸媒之后,便始终没有停歇。
2005年10月,全国二十多位都市报的老总齐聚南京,发布《南京宣言》,呼吁全国报界联合起来,改变报纸沦落至为门户网站“打工”的地位,提高传统媒体对商业门户网站的议价能力。
“发表宣言之后,报业联盟的设想也基本等于胎死腹中。主要原因还是实际操作有难度。”律师富敏荣称。
媒体所凭借的依旧是国家统一的转载稿酬标准,这也让业界认为“不合时宜”。蒋志培说:“萝卜白菜都涨价了,但是转载稿酬标准还停留在1990年代初的水平。”
而这“不合时宜”的标准,却也被浙江在线方面认为是“对方在漫天要价”。“现在最重要的或许不是案情,而是态度,对方的漫天要价,本身就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吴小龙曾表示。
纸媒弱势、网站有理的格局之下,报刊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成为很多人寻思的“另一根救命稻草”。
2008年10月成立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是我国惟一的文字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该组织也因为代表作者诉“google”网站非法盗版而获得关注。
据该协会人士透露,协会正在酝酿成立“报刊网络维权监管中心”,监管各类文字作品被网络转载使用情况,以便帮助权利人追讨稿酬。
然而该协会成立尚早,所吸纳的会员数量有限。亦有法律人士对集体管理存在担忧,“有政府背景的维权组织的办事效率,未必能够应付报业的全部需求”。
多名报业人士称,“加强立法,行业结盟,集体管理”只停留在长远构想,个体诉讼仍是现阶段的无奈之选。
此次涉诉的新京报执行总编王跃春则撰文称:“我们必须首先对这一潜规则说不。所有人都应形成共识:这就是不劳而获,这就是‘偷’,这就是耻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