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位于杭州的手机阅读基地刚刚换了一个新家,原有的办公场所已经容不下其迅速扩张的人员。
“目前基地已经有员工140多人,而在去年5月基地正式组织化运作时,只有不到40人。”6月24日,中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总经理戴和忠告诉记者。
一年时间,伴随人员数量增长的则是电子阅读市场的日渐火热。从内容提供商到硬件厂商,再到电信运营商,都有着各自整合市场、掌控产业链的野心。
背靠5.5亿庞大手机用户,中移动涉足手机阅读,给外界无限遐想。尽管如此,记者在其手机阅读基地采访,仍然感受着上上下下扑面而来的紧迫感。事实上,当中移动于今年5月5日宣布自己的手机阅读业务正式商用时,汉王、盛大、中文在线等不同类型的电子书业者,已经早早地推出了各自的电子阅读平台。
一半员工负责内容编审
手机阅读是内容产业和移动通信的结合。戴和忠表示,为了突出内容的重要性,中移动的思路是,联合产业链各方,“打造全新的、开放的图书发行渠道”,从而推动内容价值的规模发展。
其中,第一个举措就是免去流量费,以尽快吸引用户参与进来。
“以前由于流量费原因,不少用户对手机上网怀有提防恐惧的心理。”戴和忠表示,“免流量费的目的就是让用户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降低手机阅读的使用门槛。”事实上,流量费在移动增值业务收入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中移动此举堪称魄力。
其次,中移动在组织资源开展业务时,尤其强调规模营销。“以往的很多业务,移动并不承担营销义务。而手机阅读是中国移动的战略业务。各省移动公司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投入各种资源,推动用户的规模发展。”戴和忠说。据了解,从今年1月份全国推广以来到4月底,中移动手机阅读的访问用户数接近1500万。
在内容环节,中移动提出了“精细运营”的新思路。据记者了解,尽管依托于内容运营合作伙伴,中移动移动阅读基地仅内容编审部就达到七十多人,占整个移动阅读基地员工的一半。而内容运营合作伙伴主要负责对图书等内容的全方位审核、筛选、推荐以及精细化策划和营销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