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仅靠网店实名制 不能解监管难题
“中国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了这么多年,但是监管体系却一直是一个盲点。从今年这个办法起,可以说刚有了一个起步。”陈寿送认为,就现有的办法来看,还缺少很多实施细则。真的要征税,起码要等政府把这个监管体系做起来,真正掌握这个规模,只有等有了比较成熟的体系,才有征税的条件。“真的要征起来也不容易,我个人认为肯定线上线下的标准不一样。不能用对待传统商户的那套办法来套,按照交易规模大小分批次来收,制定不同的税率,这才比较靠谱。”
“两年前北京的做法没成功,这个和政策推出的时机很有关系。我认为那时的时机并不成熟,因此大家的抗力比较大;但是现在,应该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时机了。”陈寿送说。
“毕竟是一个正在强大的产业,不能被一个征税就吓倒了,”吕伯望认为,正因为电子商务是带来生产力革命的新兴产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效益,产业中人更应该拥有自信,“应着眼于进一步开发这个行业的经济效益,把市场做得更大,而不是指望着永远的优惠政策。”
国家开始对网店实行监管,目的是为了规范市场,也为网络消费者维权提供保障。但是业内也有人认为,仅靠推行实名制一个措施远远不够。“这跟在实体店购物一样,比如大家都知道,很多火车站附近的店都会宰人,就算他是有工商营业执照的也一样,你能保证他有执照就一定不坑人吗?”吕伯望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工商部门对实体店的监管可以从网点的做法中进行借鉴。
“我认为,相对而言,政府对企业的认证远不如消费者的即时评价靠谱。”吕伯望认为,无论是对于实体店还是网店,骗子是不可能永远杜绝的。正因此,就算国家立法确立网店实名制,以此来最大限度规范网络交易市场,这样的问题也还是会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