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预测2010年之后中国互联网能结出什么新的果实,需要追溯到2005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是中国互联网创业承前启后的时间点。
曾经和前代
如果中国互联网是一个大学,那么这个大学似乎是五年一届。2005年,百度的上市为中国互联网创业第一代画了一个不是结尾的句号。2005年8月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当日上涨354%,此后百度连续14个季度保持营收同比翻番。在百度之前,腾讯、携程、盛大和九城以及几大门户网站全部完成了上市。
以王志东、丁磊、张朝阳、马化腾为代表的新浪、网易、搜狐和腾讯纷纷在2000年前成立,促使以门户网站为主要模式构筑了新媒体崛起的第一阵营。
“那时从美国飞往中国的飞机总是满舱,头等舱里的投资者随便到经济舱里一逛,就能发现几个归国创业者,不少合作就从飞机上开始。”这是第一代创业者、雅虎中国前总裁周鸿祎讲的故事,背景是Web 1.0泡沫破灭前夕的2000年。
这些互联网企业现在仍是中国互联网最为基础和强大的流量变现平台——搜索引擎、网络游戏、门户广告、电子商务的黄金时代被它们所占据。于是,2005年另一波集体创业的狂潮掀起,它们寻找的是另一批创新性的流量变现平台。
2005年,新兴的Web 2.0概念影响了一大批互联网创业者,Web 2.0随着网络宽带化、个性化的不断发展,新应用层出不穷。SNS交友、RSS订阅、视频分享,这些概念已经成为众多网络用户的应用。照片、音乐、视频、混搭式应用(mash-up)、维基(Wiki)、博客(Blog)、社交,它们一起构成了Web 2.0 热潮的丰富内容。
2005年也是一个“群星闪烁”的时期,杨勃创办豆瓣网,王微创办土豆网,梁钧创办56,古永锵创办优酷,姚欣创办PPLive,吕欣欣创办Feedsky,庞升东创办51.com,杨浩涌创办赶集网,高燃创办MySee,陈华、吴世春创办酷讯网,王兴创办校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