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就没有折扣票,要是坐火车,需要等到一周之后的,而飞机票,只有全价票。”经过向单位领导申请,小何获准以全价票的代价,于当天深夜12时抵达北京。
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来到北京之后,小何习惯性地去单位总部报到,并占用一两天时间向领导就工作做了汇报。也正是这一耽搁,北京飞兰州的计划再次变得遥遥无期。
“包括火车票在内,我几乎调动了所有的关系想买到一张返程兰州的客票,但没有任何办法,只有头等舱,而这一高昂的费用,显然是单位领导不能允许的。”无奈之下,小何在北京苦等了4天之外,搭乘朋友从山东济南开来的车子,离开北京,计划从济南绕道兰州。
但等小何来到济南之后,同样遭遇到了从北京返回兰州的头等舱待遇。“根本找不到第二个方式,买火车票只有一周以后的可供选择,而且是硬座,要是选择机票,也唯有头等舱,而且就剩下一两张了,稍有延误,头等舱也没有了。”小何原本计划7月31日返程,因为头等舱问题,他向领导请示获准后匆忙预订,但就是十几分钟的时间,头等舱没有了。
“非常非常被动,这也是工作十多年来,第一次遇到有钱也买不到飞机票的情况。”小何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感叹说,虽然最终还是享受了头等舱的待遇,但整个差旅过程非常恼火,几乎是寸步难行地在向目标地腾挪。
小何的遭遇并非个案。事实上,《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连续3个月以来超过15次的飞行过程中,几乎没有一次买到8折以下机票,而飞机延误却是超过10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