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甩卖上演最后疯狂 记者探访卖剩月饼去向
22日,省城超市里,一度价格高高在上的月饼开始大批甩卖,“买一赠二”、“两折优惠”的叫喊声此起彼伏。不过,卖剩下的月饼都会到哪里去了呢?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月饼上演“最后的疯狂”
22日中午,在省城的大润发和家乐福超市,此前堆积如山的月饼礼盒大都不见踪影,超市的主要区域内,红酒和白酒的促销阵势代替了月饼。
在大润发的月饼专区,记者看到,散装月饼成了不少市民抢 购的对象:原价7.8元一斤的广式月饼,如今买一赠二,引起市民抢购。销售人员刚刚拆开一箱子月饼,立刻就被人抢购一空,“比昨天便宜多了,我10块钱买了一大包呢,可以当早餐吃了。”一位戴眼镜的小伙子告诉记者。
而在旁边的礼盒专区,只有寥寥几盒月饼摆在柜台,“258元一盒的炭烧月饼现在只卖58元,多划算啊!”销售人员不时地向顾客推销着。多家月饼品牌促销人员表示,顶多撑到明天中午,没卖完的月饼就会撤柜退回厂家。
剩余月饼有4种处理渠道
在省城的月饼市场上,除了A 里、好利来、益康、稻香园等品牌外,还有一些产自南方的广式月饼。本地的品牌大都有自己的营销门店,外地品牌则主要通过超市销售。
企业没卖完的月饼一般会怎么处理呢?节后会流向何处?“现在厂里生产月饼一般是以销定产,因此库存控制得比较好,剩余量不大。”稻香园食品公司生产经理韩增波告诉记者。
记者咨询其他几家月饼生产商,各家处理卖不完的月饼方式大致差不多,基本上是四大去向:一是在保质期内低价打折销售,如北京有的厂商把月饼包装盒拆开,装到塑料袋里10个只卖10元;二是内部处理给员工;三是在保质期内把月饼馅料用来做其他糕点;第四种方式是卖给养猪场作饲料或者集中销毁,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月饼过了保质期。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