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生局今天发布社区卫生改革与管理工作意见,家庭医生式服务将于明年起在全市推广,并于2012年实现全面覆盖。
家庭医生式服务是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核心,以居民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社区卫生服务团队通过与居民建立相对稳定的自愿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责任制管理。在充分告知、自愿签约、自由选择、规范服务的原则下,按照服务团队与服务家庭户数1:600的比例,服务团队与服务家庭签订服务协议。
签约居民在享受《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管理规范》所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还可享受到5类个性化的服务和优惠措施。
在市卫生局昨天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副局长郭积勇介绍,今年在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试点,截止到11月底,完成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试点的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三个试点区共组建了665个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累计签约达到64171户、149847人。2011年本市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进行推广;2012年底,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覆盖全市有意愿接受服务的家庭。
据了解,家庭医生式服务对象为本市常住人口,没有户籍和地域的差别,只要是愿意接受这项服务的居民,都可以与居住所在地的社区医生取得联系,双方签订协议。
郭积勇说,北京市家庭医生式服务是以自愿为原则,以政府投入为保障,由社区医生、护士、防保人员组成的健康管理团队,面对广大社区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提供的以全科医疗为特色,涵盖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服务模式。
家庭医生式服务不同于国外的私人医生服务,不能将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理解成就是医生常规性到家里提供诊疗服务。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服务模式的改革和实施,畅通社区医生与居民联络渠道,在社区医生与居民间建立稳定的、信任的服务关系,让居民享受到更为便捷、贴心的社区卫生服务。
新闻链接
5类个性化服务暨优惠措施
■健康状况早了解
个人健康评估及规划。根据居民个人健康信息,每年对其进行一次健康状况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量体制订个性化的健康规划,使居民不仅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同时知道如何自我干预。
■健康信息早知道
健康“点对点”管理服务。及时将健教材料发放到签约居民;及时将健康大课堂和健康教育讲座等健康活动信息及季节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告知签约居民。
■分类服务我主动
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重点是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慢性病患者,提供主动电话健康咨询和分类指导服务。
■贴心服务我上门
对空巢、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
■慢病用药可优惠
对于医疗保险社区目录新增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29种药品,取消个人先行负担的10%费用。
人才补充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