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升花生筛选厂厂长何恩训回忆,在春节过后,当地花生经销商随着价格上涨,都在积极存货,尽管有人明白收购价格持续走高,面临风险越来越大,但没有阻碍经销商的收购热情。
“经销商都预期过高,简直是在赌博。”何恩训说,他从事花生贸易近20年,花生经销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高风险群体。他感叹,经销商看到价格一路上涨,都想再涨一点,在最高价格时卖出去,但这个“时候”却无法预料,今年的惨景足以说明是一场赌博。
泡沫破裂之前没有几个人看得到。5月末开始花生价格一路下跌,从最高6.5元开始,6.0元、5.8元、5.6元直至降到5.5元。众多经销商损失惨重,很快“花你钱”,在经销商那里演变成了“划你钱”。
“油厂超过5.5元/斤就不收了,我最后5.3元/斤卖掉。”张华东说,一年来总共收购了2000吨花生,算下来亏了,“如果卖得及时就挣了。”
“80%的(花生经销商)都赔了。”何恩训介绍,像张华东亏损的数额属于小数目,有的经销商亏损在100多万元。无奈之下,许多花生经销商开始考虑转租厂房。
做生意有赚就会有赔,并非所有人都如此坦然。相距何家店不远的门前镇,有的经销商不堪亏损压力选择跑路,而相邻何家店的前家屯,一陈姓经销商以自杀的方式予以“疗伤”。
平度新花生上市还需一个月,经销商们对今年的市场却缺少底气。从外地购进的新花生也面临着有价无市的尴尬。8月初,张华东从河南收购的200吨新花生,20多天过去,只卖出100吨。“5.5元一斤收购的,销不动。”他感叹,往年此时,他根本不用为此发愁。
此时,让张华东们感到高兴的是,鲁花、喜燕等品牌花生油价格目前仍保持涨价态势,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新花生卖上一个好价钱。
油企利润受挤压
在经销商眼里,价格的涨跌与油厂脱不了干系 ,“花生价格由花生油生产企业控制,花生油企业在收购时,将价格压低,即使高质量,也会以种种理由降价。”
卓创资讯花生油分析师张志华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介绍,一颗花生进入花生油加工企业的路程是:农民将花生果卖给经销商,经销商加工成花生米,按不同质量、等级进行筛选,部分供给花生油加工企业,部分供给花生食品加工企业。
“企业毕竟存储了原料,不急于收货。”她说,但经销商却等不及,会将质量好的花生筛选出来,以相对高的价格卖给食品加工企业,质量差的进入花生油加工企业,尽最大努力避免亏损。
花生价格一路走低,花生油企业的涨价冲动却不减,花生原料与成品油价格背离走势愈发明显。
面对食用油价格步步上涨的趋势,8月13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曾经召集中粮集团、益海嘉里、鲁花集团、九三油脂集团和汇福粮油集团等5大小包装食用油企业进行谈话,要求上述5家企业建立食用油价格报告制度,定期向国家发改委报送食用油出厂价、批发价和零售价。
“发改委的约谈,恐怕改变不了花生油价格上涨的格局,”渤海证券投资顾问沙泉表示。而在油厂眼里,自己的苦衷则无人可诉。
“几乎没有利润。”8月22日,青岛天祥食品集团(以下简称天祥食品)总经理于强告诉新金融记者。他坦言,公司加上员工工资、运营等成本在内,目前基本没有盈利可言,现在已经减少了收购量,一天仅10吨左右,不足原来的1/30。据了解,天祥食品是山东一家颇有影响的花生油生产企业,其“喜燕”品牌则为中国驰名商标。
张志华向新金融记者印证,一般来说花生有多种途径进行深加工,花生米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致使花生油企业收不到充足原料,开工不足,目前仅有30%的开工率。
于强向新金融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按2吨花生出1吨油的比例计算,花生价格1.1万元/吨,一吨花生油直接成本2.2万多元。花生油价格上半年第一次提价后,换算成本已经达到了2.2万多元,但即便按照这个价格销售,大部分油厂仍然没有利润。而天祥食品目前加工的花生大都是在价格高点时收购,这无疑在无形中又提高了平均成本。
新金融记者在淄博、青岛等地大型超市调查发现,目前山东某著名花生油5升标准的小包装,价格在145元。
“花生油企业日子还是比我们好。”张华东介绍,花生油生产加工标准是42个油分,即100斤花生出42斤油,企业以目前5元/斤价格收购,将会大幅盈利,6元/斤赔钱,目前收购价格不超过5.5元/斤,说明这一收购价格下,成品油有微利可图。
从花生油整个产业链条来看,成本应该是制约花生油价格的重要因素,今年农产品期货价格上涨幅度很快,尤其是大豆价格的上涨促使大豆油价格上涨明显,花生油价格的上涨明显受到了大豆油价格上涨的间接带动效应。
于强表示,如今到了食用油消费旺季,企业不得不提高营销投入,成本再次被拉高。“如果不提前提价的话,企业就可能面临亏损。”他说,公司在考虑是否跟着鲁花一起调价,不然,无法承受高成本带来的压力。
“只有技术创新,才能跳出花生油行业的惨烈竞争。”张志华分析称,缓解成本上涨压力,又减轻国民物价上涨压力,拓宽盈利空间,平衡产业链上每个节点。沙泉同样认为,唯有通过技术改造,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压榨成本,以及压榨企业利用好远期商品合约与期货套保等工具进行原材料成本的锁定,才有可能改变目前花生油价格一直上涨的局面。
农民有钱可赚、经销商如何不再“受伤”、油企何时不再叫苦……这一切,都成为一道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