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程度上说,这十年的CBD是北京发展的一个风向标。它寄托了这个城市国际化的想象。在中心商务区这个空间里,地域的差异消失,如同一个飞地一般与欧美的中心商务区同步。
但CBD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跨国企业,不仅仅是北京CBD区域聚集了北京30%的五星级酒店;50%的国际会议;50%的常住外籍人口;70%的国际金融机构;80%的国际组织、商会;以及90%的国际商务展览。它还带来了一种真实的生活方式。在这个空间里,有融入其中的外国人,有新鲜的西式文明和商务礼节,有着白领们津津乐道的国贸时间,也就是不穿正装的星期五。另外还有越来越多普通人进入这个空间,去分享它的发展,借此改变自己的人生。
9月14日,万通中心与朝外SOHO两座大楼形成夹角的一块空地里。十几个不同快递公司的推车一字排开。
快递员站在车旁,沉默地归类分件。会有人突然弹出这个行列,冲去写字楼。也有人急匆匆的归来。
这是CBD角落随处可见的情形。快递员们像钉入CBD写字楼空隙的楔子。对于拥有89座写字楼的CBD来说,快递是他们活动的神经元。
《华尔街日报》曾经援引美国运通一位主管的言论说:“快递公司处理的包裹量是国家的重要标志,从我们目前的包裹量来看,我们正处于历史上的最佳时期。”
对申通公司CBD区域的负责人姜霞来说,目前包裹数量并不是最重要的。虽然,这个星期一,申通快递公司在CBD区域的送件量创了新高——一天送出一万六千件快递。
她更渴望能拥有更多的CBD大客户。
2005年来到CBD附近做快递员的齐铁牛发现,他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收入却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他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自信。
从300到三分之一
2005年,第一次来到CBD,齐铁牛站在国贸楼下,心里一阵阵的发慌。初中没毕业,第一次出远门,跟着同乡做了快递。满是玻璃的写字楼让他觉得冷冷的。那时候还没有国贸三期,也没有后来成为他核心业务来源的万通中心。整个CBD申通公司只有五六个业务员在跑。他当时选择了CBD附近的工体区域。
那是一个庞大的势力范围。从东二环到CBD边缘,300栋楼都归他一个人跑。当时他并不觉得累。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快递。一天从总部取一次件,最多也就是送一百件。现在,他在万通中心一个写字楼一天就可以收发300件。送一百件的时间只需要一个半小时。
慢慢的,他发现做的好的业务员都向国贸附近集中。在申通,他算得上老员工。而和他差不多时间来的员工都集中在了CBD附近。三年前,申通向外承包业务,他的两个老同事,一个选择了建外SOHO,一个选择了招商局和艾维克大厦。
他选择扎根在万通中心和朝外SOHO。从业务员到小承包商,他的人生悄悄起了变化。做快递每天遇到的是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遭遇。齐铁牛的一个同事,因为常年为万通一家电子商务公司送货,关系越来越近,后来就干脆在那个公司上班了。还有4个同事因为对周围小区的熟悉,去年转行做了房地产中介。
“还不如我们赚的多。”齐铁牛不想转行。7年前,他没有想到自己依靠快递可以达到白领的收入。他承包了万通中心和朝外SOHO之后,手下有了4个快递员。他作为一个负责人,要处理遇到的各种突发状况。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碰到大的难题。
“比以前从容多了”,他用了从容这个词,他说常年在写字楼里穿梭,看着那些穿着很正式的白领,他心里没有一点自卑感。
“他们都很真诚地跟我交流”。尤其是万通中心的公司,在几家快递中更信任他。他安排了3个业务员跑这个楼,不断地去发展新的客户,已经将这个楼的收发件量做成了申通公司CBD区域的第一名。想想自己曾经一个人跑300个楼,到现在一个人跑三分之一个楼。“以前真不敢想。”
就靠着这三座写字楼,齐铁牛在家乡买了房,去年买了一辆9万多的车,手上快递的周转资金也有七八万元。
CBD的痕迹
每天忙忙碌碌的送包裹,快递员很少会在意别人送的到底是什么。
作为申通北京第三分公司的总经理,姜霞有时候会琢磨琢磨。从申通来看,在CBD文件的送量会比北京其他地区高出20%到30%。
实际上这是一个保守估计。CBD大量的文件并没有通过申通。由于这里很多是跨国企业和著名律所,“他们会更愿意选择国外的快递,比如DHL。也有人会选择国内更高端的顺丰快递。”
说白了,那些公司并不在意钱,“他们要的是服务、速度和安全”。还有的公司会有种种特殊要求。
要和他们共分一杯羹的不仅仅是快递界的行业大鳄们。姜霞发现,这两年在CBD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快递公司。有的小快递公司就是驻扎在某个大客户的附近,专职为一个客户服务。他们速度更快,也更有针对性。还有的客户往往是超短途的,比如从国贸送到现代城,有些小公司专门做这样的单子。
姜霞说,虽然CBD看起来是一个巨大的宝盆,但想从中获利并不那么容易。
常年做快递,也慢慢摸出了一些规律,看出一些写字楼的阴晴变化。她说,就比如建外SOHO看着那么多的公司,业务量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又比如,一个写字楼招租满不满,问问快递员就知道了。
快递员一般是到一个写字楼的最顶端,一层一层走楼梯往下送。如果十几个楼层常常一个件都没有,这个楼的大体情况也就了解了。
而一些商家的变化通过快递的单子就可以看出来。很多淘宝的商家最开始都是在建外SOHO,这样一个地址会让人有信任感。但是,“只要单子一天满了100,不出多久,一定搬出去。”这是姜霞的经验,淘宝店主有了客源,会向租金便宜的地方转移。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长期、稳定的大客户。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