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双十一一天的销售收入超过191亿美元,今年的交易总额在1万亿人民币以上。在经过七大业务群分拆和回购Yahoo股份之后,中国互联网巨舰阿里巴巴正扬起风帆加速前进中。
成长于1999年的阿里巴巴转眼之间已经十三岁了,那么已经步入青春期的它将如何迎来成长的烦恼呢?
成长的压力
回购Yahoo股份需要71亿美元,从港股退市需要付出190亿港元的代价,而截至2011年年底,阿里巴巴集团拥有的流动资产也只有40.85亿美元,在这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背后,是阿里巴巴背负的超过50亿美元的债务。
除了资金压力之外,阿里巴巴和Yahoo之间的股份回购协议还规定了,阿里巴巴必须在2016年以前IPO,融资毛收入不少于30亿美元,需要较回购雅虎股价溢价110%,并且由雅虎选择其中一家IPO承销商。
市场上的不少投资人都对阿里巴巴趋之若鹜,而按照它现在的成长趋势来看,也没有多少人会怀疑它无法遵守和Yahoo签订的协议。
然而协议中规定了110%的溢价,这相当于阿里巴巴在2016年上市时的股价要在28.35美元以上,这意味着其市值规模至少在735亿美元——现在Yahoo的市值也不过只有232亿美元而已,腾讯和百度的市值分别在613亿和340亿美元左右。
阿里巴巴现在的估值只有350亿美元,在还有三年多的时间里,马云需要使出浑身解数来保证公司的规模翻倍增长。对一个处在这般庞大体量级的巨头来说,这将是一个空前绝后的难题,所以马云和阿里巴巴需要并且必须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
生存,或毁灭,这就是快速成长的阿里巴巴在今后遭遇的没有退路的考验。
不破,不立
2012年第三季度,天猫占据国内B2C市场的半壁江山,淘宝拥有的94.53%的C2C市场份额,阿里巴巴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恰恰是它自己。
马云的心病——同时也是正在急速成长中的国内互联网大公司的通病——在于,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膨胀,内部的组织和人事架构开始逐渐发挥反作用,之前聚划算、淘宝“店小二”曝出的贪腐内幕已经让人意识到阿里巴巴内部并非风平浪静。
淘宝并非净土,阿里巴巴内部存在着不少问题。
2011年支付宝注册用户超过6.5亿,每日交易超过400万笔,成交额在40亿元以上,如果说支付宝当年受惠于淘宝平台而迅猛发展的话,那么现在可以说后者如今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阻碍了支付宝的成长。
和淘宝寄生在一个平台上,其中存在的利益共存关系,使得它在外部的扩张和生长受到来自其他电商平台的抵制,最终的结果就是,京东等淘宝的竞争对手直接封杀了支付宝。之前关于阿里云OS的闹剧已经凸显出阿里巴巴公司内部在组织形态和产品研发上存在的问题和弊病。
尽管阿里巴巴已经否认了关于阿里巴巴拆分30个公司的猜想,但是按照阿里巴巴现在的发展势态来看,“平台,金融,数据”战略和旗下业务的重组和拆分或许并非只是空穴来风。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