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兜底”?
实践证明工业园不是圈块地、挂个牌子就能招商的。
荒废如新都市城镇的工业园,在武汉市郊区并非个案,还有卓尔生态工业园、蔡甸区天润工业园、黄陂前川新城工业园、邓南农产品生态工业园、新洲区汪集工业园等多个工业园如今都深陷“空城危机”的泥潭。
记者调查得知,蔡甸区天润工业园处于荒废闲置状态,招商中心已经人去楼空,形同虚设;占地面积3000亩的汉南区生态工业园,以农产品、食品加工为产业定位,目前只有一家企业在生产。
已建成5年的新洲区汪集工业园,目前只有一家食品包装企业入驻;黄陂前川新城工业园2010年年底正式挂牌,规划占地5000亩,主要面向科技型无污染企业招商,如今园内大半土地处于撂荒状态,只有3家企业入园。
这些工业园的现状,与武汉市未来5年工业“倍增计划”形成鲜明对比。武汉市“十二五”规划显示,到2015年,武汉市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5万亿元,力争突破1.6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武汉工业”。为了缓解武汉市区工业用地不足的情况,武汉市计划在郊区规划385平方公里,用于建设9个大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园,解决一些招商项目难以落地的窘境。在此背景下,郊区已经在建却处于撂荒状态的工业园今后将何去何从令人关注。
在武汉2012年7月举办的治庸问责电视节目上,新都市城镇亦被指责“有名无实”、沦为“空城”。当时,武汉市汉南区区长陈平承诺,将会妥善处理园区配套问题,确保入驻企业用水、用电需求。不过,半年过去了,新都市城镇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改观。
对于投资商香港·武汉华乐地产拓展有限公司而言,新都市城镇也已经成为甩不开的包袱。由于投资人资金链吃紧,债务无法清偿,新都市城镇大部分厂房已被执行司法拍卖,用于清偿债务。
对于武汉市汉南区政府来说,新都市城镇同样也是“无法承受之重”。本报记者辗转获得的土地出让信息显示,最初,新都市城镇项目土地出让价格仅为4.6万元每亩,一期工程共出让325.42亩土地,土地出让金仅为1496.9万元,对照目前动辄每亩百万元的土地价格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武汉市社科院研究员黄红云不无忧虑地表示,实践证明工业园不是圈块地、挂个牌子就能招商的,如果没有科学的规划、切实的配套和得力的协调,别说工业没法实现倍增,“半拉子”的工业园项目也会拖累地方政府的。
汉南区政府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也表示,寄望近期改善一些工业园空置现状是不太现实的。
武汉问题
1.定位不断摇摆
从最初旨在吸引香港企业的“武汉香港工业城”,到旨在吸引美国企业的“美国新都市工业城镇”,再到目前以食品、饮料等企业为主。
2.缺水、缺电,配套不足
企业生产用水需靠园区施工用水管道解决等。
3.区位无优势
周边有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光谷的竞争。
后果
招商陷入困境
一个能够容纳200家企业的园区,目前只入驻了18家企业,空置严重,成荒凉的“孤岛”。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