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交易卖得越多,亏得越多,这反映在公司报表上,是其净利润率在一年之内下降超过五成,几乎呈现一种断崖式下跌。
我们统计了苏宁近5年来的单季度净利润率,2009年~2011年,其年度平均值分别为5.07%、5.42%、5.21%,连续12个季度的波动率并不明显。但是2011年四季度~2012年三季度,其单季度净利率分别为5.30%、4.02%、3.13%、2.33%,最新数值较前期滑落超过56%,线上价格战带来的后果显而易见。
被动应对京东挑战
对手京东商城更是找准苏宁的痛处,予以重击。从产品品类上看,纯电商出身的京东其自营业务以3C为主打,而苏宁以大家电为盈利重点。
我们统计2011年中报、2011年年报、2012年中报苏宁不同产品的毛利率。彩电、音像、碟机三期平均毛利率为20.77%、白色电器为22.74%、空调为20.65%、IT数码为8.88%、通讯为11.44%。其中前三类就是业内所说的大家电,是苏宁的传统优势项目,毛利率高。后两类为3C项目,与京东主打重叠。
2012年8月14日,京东创始人刘强东高调宣布:京东大家电三年内零毛利,从14日起,京东所有大家电保证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至少10%以上。
苏宁以自身低毛利的3C产品与京东争夺线上市场,而刘强东则采用了迂回策略,直接对大家电产品采用“零毛利”策略,直击苏宁要害。
在大家电领域,京东此时将自己变身为一个交易收款平台,充当家电厂商的团购组织方和第三方支付角色,替厂商接单、收款,配送和安装服务依旧交给厂商完成,自己不要利润,换来对供应商经营性占款。
这一策略明显针对苏宁线下利润丰厚的大家电业务,苏宁被动迎战。2010年张近东说电商破坏价值,2011年他说电商是传统零售的补充,2012年发力苏宁易购,2013年改名“苏宁云商”后,将面临更严重的挑战。
张近东掌舵的苏宁此前对传统零售过于自信,因为转向晚,已经撞上了冰山,现在转向太急,出现了加速下沉的迹象。
现在需要做的可能不是加速,而是降速,做好服务与用户体验,提高送达效率,降低电商投诉量,回归零售是细节的本质。从历史股价表现看,苏宁仍是一家优秀的企业,其管理团队执行力强,零售行业也还在蓬勃发展,只是转向这事儿,急不来。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