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主要用于电器、化工、冶金的石墨行业产能过剩的困局却越演越烈。据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石墨专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0月底,石墨销售价格则同比下降60%以上;天然鳞片石墨出口8.8万吨,同比下降30%。而此前由于没有明确的准入规定,部分石墨企业长期保持着粗加工、高耗能的状态。
什么样的企业有资格成为“直购电”的大用户?笔者在查阅国发[2002]5 号《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电力法》和《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中也没有大用户概念及范围界定的相关内容。
“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大用户?这个标准应该是电压等级和用电负荷,而不是政府主观地认为哪些企业对当地经济能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哪些企业就享受直供电。”张安华说。
以吉林省为例,当地政府提出的“大用户”需要:符合国家能源产业政策;符合国家环保要求;不属于淘汰、关停行业企业;每年用电在6000万千瓦时以上。这个门槛并不高。
事实上,获得审批的都是各地的“支柱产业”:如内蒙古,在全区范围内对铁合金、多晶硅、单晶硅,工业硅、电石、氯碱化工、氟化工企业生产用电价格从现行电价下浮0.08元/千瓦时;对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企业生产用电价格下浮0.04元/千瓦时;云南,由统调电网直供的铝、铜、锡、铅锌、钢铁、铁合金、黄磷、电石、烧碱、水泥10个行业的企业,在平水期电度电价的基础上下浮0.06元。
“一些高耗能、产能过剩的企业就被‘囊括其中’。”张粒子说。
利益角力
而产能过剩还仅仅是大用户直购电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副作用”之一。
在执行直购电的过程中,发电企业、电网和用电企业三方中,发电企业通过“薄利多销”获益,地方政府则利用低价电促成产业扩张,继而从GDP的增长和税收的增加中得到好处,只有电网,看起来是被迫让利了。
但电网也不是这项改革最终的买单者。目前我国执行多种电价,仅北京销售电价表面上有31种电价,再去掉居民生活用电多电压共用一种电价的情况,共有27种销售电价。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介绍,其中在居民用电侧长期存在价格倒挂,而电网平衡低价供电的主要来源就是向用电大户施以较高的电价。
2010年中国发电企业平均上网电价为0.38元/度,输配电价国家电网为0.16元/度,南方电网为0.20元/度。而用电侧,其中居民生活用电是0.47元/度,低于成本价5.54元/度,而商业用电价格0.81元/度,非普工业用电是0.77元/度,大工业用电是0.61元/度。
“现在‘电力用户直购电试点’审批取消,只要需求双方达成购买意向,就能直接购电,电网将可能不得不提高居民用电价格以平衡成本。”曾鸣表示Cye.com.cn。
目前在试点区域,采用直购电的用户通常需要与电网预定了一个基本网购电量。但在具体实施中,普遍直购电量高于基础电量。例如,吉林铁合金年用电量为17亿度,但是该公司的基础用电量只有6亿度。
“不过这些现象不说明大用户直购电行不通。地方政府‘乱作为’反而提示我们要尽快建立大用户直购电的准入机制,尽快落实绿色GDP,改变地方的政绩观和政绩评价,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张安华说。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