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治理将会有大动作。
国家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近日表示,国务院制定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于7月底或8月初公布,预计未来五年大气污染防治总体投资将近1.7万亿元左右。
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表示,1.7万亿是一个测算数据,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的全口径投入。“1.7万亿投资,通过治理空气污染将拉动GDP增长2.5万亿,虽然淘汰产能会对经济起到负面影响,但总体来说其将产生正面效应。”他说。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环境服务业商会副会长文一波告诉记者,与去年10月出台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相比,《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规格更高,措施更细。
力度升级
今年年初,席卷全国多个城市的雾霾天气让公众记忆犹新,大气污染治理依然面临严峻形势。
根据环保部5月份全国空气质量月报,5月份74个城市仅六成天数空气质量达标,较4月降低,京津冀地区的达标天数更是从4月的50.6%下降到27.4%。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空气质量最差,二三月份达标天数和超标天数基本对半,四五月虽然继续转好,但五月份依然较四月份转差,基本符合公众对空气质量的感觉。
面对严峻的大气污染防治形势,2012年10月,由环保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规划》经国务院批复后发布。
《规划》提出,到2015年,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2%、13%、10%,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0%、10%、7%、5%,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6%。
半年多之后,《行动计划》即将出台。一位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视和决心。
文一波告诉记者,近期环保部就大气污染防治组织了多次研讨会,想向有关专家和行业协会征求意见。
此前,国务院已率先对外公布了十条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该措施严厉、全面,被称为“国十条”。
有消息称,“国十条”中没有纳入燃煤消耗上限的规定,而《行动计划》可能会对我国,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的燃煤进行大幅度削减。
近日,环保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环保部门从今年9月起开始主动公开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对公众特别关注的、重大的、统计性的、综合性的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应采取发布新闻通稿、召开新闻发布会和新闻通气会等方式公开。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