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环保产业
易碳家杂志据华夏时报了解到,国家层面的《行动计划》还没出台,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行动。
6月19日,“著名”空气污染城市石家庄,制定下发了《石家庄市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明确提出通过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淘汰黄标车等措施,经过五年努力,使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
北京、青岛市也先后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2013年行动计划。据悉,首批纳入PM2.5对外公布的74个城市都在紧张地制定相应行动计划。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对记者表示,相关计划和各种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推出、执行,对于环保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利好。
“1.7万亿投资主要还是企业和社会投入,政府要做的是制定严格的标准,并监督执行。”骆建华说。
文一波、骆建华一致认为,要实现《行动计划》规定的目标,5年1.7万亿的投入并不算多,可能还远远不够。
骆建华向记者举例,目前我国尚有急需淘汰的黄标车约1500万辆,目前的年均淘汰数量为68万辆,他建议增加到300万辆,通过5年完全淘汰各类黄标车。
“按照淘汰一辆黄标车需要1到2万元的补贴测算,1500万辆黄标车就需要投入2000亿到3000亿元。”这仅仅是《行动计划》5大治理措施的一个方面。
他另一项针对工业企业燃煤排放配套脱硫脱硝设备运行情况的研究显示,全国6.8亿千瓦装机量的脱硫脱硝设备年运行费用约400亿元。“大气污染之所以得不到改善,甚至越来越严重,跟很多发电企业相关环保设备运行率低有很大关系。”他说。
周生贤曾表示,今后五年中国政府将以每年增加千亿元的较大幅度增加环保投入。
骆建华告诉记者,环保投入更多的是要依靠市场和企业,根据他的一项研究,政府在环保领域的投入对市场有3到4倍的带动效应。
目前政府的环保资金投入大概在年均2000亿左右,全社会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大概是1.6%,骆建华认为,今后10年中国应把环保投入占GDP比重迅速提高到2%-3%。
根据中国环境产业协会去年发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环保产业总产值迈上1万亿元台阶,达到1.1万亿元,这还没有包括节能与资源利用行业的产值。初步预测,我国环保产业总产值在2015年将突破4.5万亿元。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