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来自副产品
近几年,虽然一直有大批焦化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但全行业总体上还略有利润,不过这些利润并非来自于焦炭本身,而是焦炭的副产品。
焦炭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煤焦油、粗苯、煤气等副产品,产业链完整的焦化企业对这些副产品“吃干榨净”,利用煤气制取工业甲醇,对粗苯进行精制提炼,从中找到利润平衡点。
陕风河介绍,如果不包括副产品,现在一吨焦炭能亏损200元左右,但产业链比较完整的企业,副产品能够贴补焦炭的亏损,公司每吨焦炭还能够盈利约30元。
在副产品中,煤焦油占比约4%。中宇资讯数据显示,自2013年至今,华东地区煤焦油价格始终在2500~3000元/吨区间内震荡。另一种副产品粗苯,其产量也十分有限,与主产品焦炭产量比例约为100∶1。
中宇资讯分析师曹家斌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由于下游加氢苯装置大量投产,对粗苯需求量逐年增加,粗苯始终存在供应缺口,其价格也在最近几年逐年递增,年均递增500元/吨,因此在主产品焦炭价格持续低位的情况下,粗苯成为焦化企业主要的盈利点。
据记者了解,目前山西永鑫煤焦化公司粗苯的含税价每吨能卖到8000多元,甲醇每吨3000元左右,二甲醚每吨则在4000多元。
不过,利用副产品来补贴焦炭亏损的办法依然不能长久。粗苯虽然需求量大,但焦化企业因焦炭限产,导致粗苯产量也受限制。另外,煤焦油和甲醇这两种副产品现在也面临下游需求疲软问题。
中宇资讯分析师陈莹表示,尽管煤焦油还未像多数大宗商品一样出现产能过剩,但需求表现不佳一直是难以忽略的问题。
“一方面焦化企业限产,煤焦油自身产量不大;另一方面,下游深加工行情低迷,这使得煤焦油很难有‘出彩’表现,因此整体上对焦化厂的支撑也就显得颇为一般。”陈莹说。
而对甲醇来说,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供需矛盾较大,业内人士介绍,后期国内甲醇供应量仍不减,在需求得不到支撑的情况下,价格也很难上涨。
行业洗牌进行时
焦炭库存增加、大量赊销和资金回收困难,以及营销模式推行受阻使国内焦化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处境。
山西美锦能源集团一位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现在每家企业的资金压力都非常大,目前资金是比供需关系更加重要的,如果欠款能很快回收还算可以,但如果欠款持续增加,那肯定是没办法经营下去的。
“资金转不动,原料就买不来,所以现在的市场形势比2008年经济危机时还要严峻,包括小型钢铁厂和焦化厂,将会有一批企业被淘汰。“上述负责人认为。
山东省焦化行业协会会长王清涛也表示,近期经济环境如果有大幅降落,焦化行业可能会有三分之一的企业要死掉,如果继续延续现在的形势,也会有5%的企业要死掉,产能过剩倒逼焦化企业必须转型。
其实,三年前,山西省焦化行业就已开始了整合,进入2014年,焦化行业的兼并重组仍在进行,但一路走来并不顺利。
去年10月,山西省经信委发布消息称,在当年底前,煤焦主体企业产能要达到180万吨,并完成对被兼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重组、工商登记变更,以及相应的产能置换确认,否则取消主体企业资格,列为被兼并企业,并且还将面临一系列惩罚措施。
今年3月31日,山西省经信委公示了山西省第一批焦化行业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名单,山西焦煤集团、潞安矿业、美锦能源集团等67家企业成为兼并重组的主体。
唐嘉宾表示,焦化行业兼并重组要影响很多利益关系,也会影响到很多人的就业问题,所以行业洗牌会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同时,他认为,焦炭市场在今年上半年已经没有反弹可能,只能期待下半年的改善。
“目前焦化行业问题比较多,企业亏损,贷不到款,在大幅度限产时,副产品也出现亏损,实在没有办法能做什么了,只有耐心等待市场调节,价格上涨。”唐嘉宾说。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