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都市农业“五个圈”
cye.com.cn
时间:2007-2-26 8:31:41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我来说两句 |
|
|
他说,北京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应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五环路甚至是六环路以内的农田应该以发展景观农业为主,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从这里退出,鼓励农民种植冬小麦和饲草。冬小麦可以固土,还可以使冬季道路两侧的景观更美。农民大面积种植饲草,可以放养奶牛,其环保和景观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根据《规划》,北京市农业产业的布局划分为5个农业发展圈。
城市发展圈:由城区和部分城近郊区组成。重点发展以城市绿地、园林景观、楼宇居室美化及农产品展示交易等为主要内容的景观农业和会展农业。
近郊农业发展圈:由六环路以内城乡结合地区组成。重点发展园区农业、体验农业、科普农业和精品农业。
平原农业发展圈:由远郊平原地区及浅山区组成。重点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农业。
山区生态涵养发展圈:由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山区组成。加强生态工程建设,重点发展以惟一性特色农产品培育、山区民俗旅游、生态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
北京周边津、冀部分地区纳入环京外埠合作农业发展圈。本着优势互补和区域合作的原则,加强合作,重点抓好安全生产基地建设以及生态保护屏障建设。
突出生态保障功能
张凤荣教授说,近年来,北京水资源开发过度,年均超采1亿立方米,寅吃卯粮,水资源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北京市对水资源严格保护。土地沙化,颗粒飘浮物是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
他说,我们建议市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对那些为防止扬尘或节约水资源做出贡献的粮经作物种植者进行生态补偿、资源补偿和收益差额补贴。
《规划》也提出,都市型现代农业要具备生态保障能力,发挥农业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功能。调整种植业结构,农田逐步实行园艺化管理,减少裸露农田和扬尘。加快规模畜禽场粪污治理,提高养殖业排泄物污染治理水平,实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发展种养一体、农牧结合的生态型生产方式。鼓励加工生产和科学使用有机肥,逐步替代化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鼓励动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促进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