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手段再现身宏观调控
cye.com.cn
时间:2007-7-31 9:14:21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黄平 我来说两句 |
|
 |
|
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提出要遏制经济过热。在7月20日上调利率和下调利息税之后,宏观调控加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储蓄存款利息税由现行的20%调减为5%,管理层在宏观调控上祭出新的组合拳。 这次的宏观调控会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如果未来相关经济数据继续走高,监管层又将采取哪些调控措施?为此,本报特别采访了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张欣教授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许斌教授。 升息减税:早有准备还是适时调控? 记者:央行宣布了同时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降低利息税,如何看待这一调控措施? 许斌:今年4月以来频繁进行的几次宏观调控,反映了管理层对中国经济从“偏快”走向“过热”的基本判断,央行利率调控措施是管理层早有准备并逐步推出的组合政策的一部分。由于管理层对今年的宏观经济过热有着一年或半年的预判期,所以新数据至多影响了政策出台的时机,而与政策本身关系不大。 徐明棋:从这次调控政策出台的时机来看,新数据确实影响了这一调控政策。管理层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对过热的经济稍微降一下温。但是,这次调控的幅度较小且明显滞后,其实反映了管理层对这一问题的复杂考虑:经济发展过热,就有经济泡沫出现,但是如果对经济发展急速降温,又可能会因为调控过猛损害实体经济,所以这次调控目的就是不让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过快增长。 张欣:总体来看,这些调控措施都是为了提高实际利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方向是对的,但力度不够。中国这一轮经济过热是流动性过剩问题引起的,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其实是要来解决这一问题。 股市:紧缩还是毫无反应? 记者:政策出台后,股市又再次以上涨回应,这次调高利率和降低利息税的政策对股市似乎影响不大? 许斌:当舆论出现“利空出尽”的说法时,自然会影响或诱导投资者,这也是市场的正常反应,所以股票市场在短期内呈现出上涨的态势;但是宏观调控的措施具有“时滞性”,当调控的效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某些行业显现出来时,对股市应该会有紧缩的影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影响有可能被过剩的流动性抵消。 张欣:我认为,这一政策可谓“杯水车薪”,从理论上而言,银行的确可以通过这些政策吸收一部分资金,但由于实际利率提高不多,从资金的使用效益上对股民吸引不大,从而也很难对股市造成实质影响。 徐明棋:事实上,调高利率的预期已经被提前释放,当政策确实出台时,对股市已经不会有太大影响。但这些紧缩政策虽然不足以让已经流向股市的资金回流,却有可能延缓或阻止资金进一步地流向股市。 楼市:略有紧缩还是继续上涨?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